关闭→
当前位置:朵朵女性网>育儿> 论一个陪玩家长的自我修养

论一个陪玩家长的自我修养

时间:2021-12-26 14:03:08 育儿 我要投稿

论一个陪玩家长的自我修养

  论一个陪玩家长的自我修养,孩子的压力可能来源于父母的高要求,扫清成长路上的障碍有利于孩子更好地成长,要学会挖掘孩子的兴趣所在,看看论一个陪玩家长的自我修养。

  论一个陪玩家长的自我修养1

  家长需知:游戏的好处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写了本书叫《游戏力》,告诉家长们游戏的伟大力量,它不但能够修复孩子的心灵,提升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还能拉近家长与孩子彼此间的联系。

  游戏能帮助孩子发泄情绪

  常听父母抱怨孩子有时表现得“乖僻”,回到家中欺负弟弟,给家里捣乱,或者对着父母大吼大叫。其实孩子这样做,他的内心可能感到不愉快或恐惧,也许他在幼儿园与同学们有冲突,或是看到父母宠爱弟弟觉得受伤。但他们不可能直接跟父母说“我们聊一聊”,所以不成熟的他便把脾气发泄在周遭。

  此时,如果父母们意识到孩子的情绪,以玩笑的方式与孩子闹一会儿,他可能就转眼忘记了负面情绪。

  拉近彼此关系的纽带

  当孩子年纪较小时,由于非常依赖父母,常让他们以为自己与孩子的关系还不错。而当孩子到了叛逆期,父母们才发现自己似乎并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彼此间的联系并没有想象中的紧密。陪玩用亲密的身体接触拉近彼此内心的距离,让孩子真切地感觉到你的陪伴,更愿意去跟你分享内心感受。

  游戏激发的想象力与学习能力

  我们看到孩子们喜欢玩过家家,例如小女孩喜欢学习妈妈扫地、烹饪、缝衣服等。大人觉得孩子只是好奇。其实他们平时都在认真地观察着父母们行动,过家家中他们也在尽力地还原自己的观察,并且通过想象力,以自己的方式去解决这些事情。

  专注与认真,陪玩家长的自我要求

  要当一位能陪孩子游戏的家长,并不取决于时间,而是取决于质量。漫不经心或是通过哄骗孩子偷懒的家长,使陪玩常常达不到效果,还可能让孩子开始厌烦你们之间的亲子游戏。想当一名合格的陪玩家长,要给自己定下标准吧。

  陪玩不要心怀抱怨

  有难得的陪伴孩子的时间,家长也要放松自己的身心。游戏前即使因工作而家务感到疲劳,但当你全心全意地跟孩子投入游戏中,你的疲劳感在游戏中会消失,你也能从游戏中得到愉快。

  陪玩期间请忘记你的形象

  孩子们喜欢过家家或是搞怪的游戏。这些游戏需要家长抛却平时的形象,语气夸张,肢体动作丰富。家长越是颠覆形象,孩子们便更能体会到游戏的欢乐。

  陪玩时间不要一心二用

  一些家长喜欢一边陪孩子一边玩手机。一但游戏中有人心不在焉,那么游戏就会显得无趣,游戏不能带来彼此的亲近,而是让孩子感受到与父母的距离。

  陪玩出境界,随时利用游戏

  当一名合格的陪玩家长,并仅不是在某个时间点,与孩子玩些游戏。还有懂得在各个生活场景中利用游戏,帮助到孩子引导情绪与学习。

  用游戏应付那些不愉快的场景

  每天,孩子都可能做出让我们不愉快的事情。例如早上想赖床而不肯自己把衣服穿好。此时,指责批评可能会发生冲突。对此,有些家长就尝试了用游戏形式顺利解决问题:她找来了两个洋娃娃,在女儿面前假装娃娃说话,第一个说“太可怕了,这个女孩竟然不会穿衣服”,第二个回答“天哪,她已经这么大了”,此时第一个“咦,不是,她会穿衣服,我好像看到她在穿了”。这个时候女儿真的开始穿起衣服,而且心情似乎还不错。懂得在生活场景运用游戏,可以减少我们与孩子间发生正面冲突。

image.png

  在早教学习中加入游戏

  早教中,父母常会头疼:孩子们整天总想着玩,对学习却不感兴趣。对于这类孩子,强迫他们学习可能反而激发对学习的厌恶情绪,利用他们喜欢的形式——游戏,精心为他们的学习计划设计游戏,会让他们更愉快地学习东西。

  例如想教孩子水果的英文。则可以给他设计个“卖水果给外国人的游戏”,家长假装外国人念出英文,让孩子找出你想要买的水果,完成交易,重复数次后,孩子可能变会记住这些单词。

  如果是想教他认识人体构造,则可以让孩子扮演外科医生,指着身体部位告诉他“我的胃在疼”,“我的心脏跳得很快”,他很快便会记住这些部位。

  论一个陪玩家长的自我修养2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可以了解孩子的心理

  有时孩子在幼儿园遇见什么不开心的事儿,自己不知道怎么表达,而通过角色扮演,家长能够了解清楚。

  比如宝宝回家后闷闷不乐,妈妈拿着玩具小熊,或者男孩子喜欢的恐龙,变换声音问:“小恐龙,你为啥不开心呀?”

  这时把头转向孩子,问:“宝贝,小恐龙为啥不开心呀?”

  孩子可能就会回答出自己不开心的原因,比如:“乐乐说不让瑶瑶跟我做好朋友,结果瑶瑶就不跟我玩了。”

  了解了原因,我们自然就知道该如何下手去引导了,也不用过度担心了。

  可以解除孩子的心理焦虑

  很多小孩子都喜欢玩打针游戏,特别是从医院回来后,因为自己也终于可以不受控制地给别人扎针啦。这其实是孩子自我缓解焦虑的一种方式。

image.png

  那我们在带孩子去医院看病前,不妨也玩一玩,让宝宝装作医生,我们是需要打针抽血的病人,然后将治疗过程演示一遍,并且说:“咦,原来扎针只有一点点疼哦,就扎的时候疼一下下,跟被蚊子叮了一样。”

  孩子之所以怕扎针,是源于对未知的恐惧,我们通过游戏,让孩子对这个过程有了了解,并且对打针的疼痛程度有了概念,那到时候就不那么害怕了。

  涵涵每次生病去打针都不怕,也许就源于我们经常做此类游戏。

  从1岁多到现在4岁多,涵同学的理想一直是当医生,还要求我给她买了医药箱等玩具。

  那天她用拼插积木搭建了一个医院,里面有两张床,床之间有个输液杆和点滴瓶,说是俩宝宝在医院打点滴,而她自己是医生,还给我编了治疗过程什么的,我听了第一感觉是“真会玩”,竟然把两种玩具结合在一起搞出这么个东西。

  让孩子学会人际交往,提高规则意识

  孩子总是打人,抢玩具,或者被打不敢还手,想要跟别人玩不知该如何做,这些都可以通过跟爸爸妈妈一起玩角色扮演游戏找到答案。

  还有过马路的规则,医生要遵守什么,消防员的职责等,都能在游戏中了解到。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学习相关知识

  涵涵3岁多时可以从1数到100,现在会做20以内的加减法,很多人问我怎么教的,其实我真没怎么教。

  她自己在玩积木的时候,经常数那个点点,来做加减法。

  当然,跟我们一起玩“超市买东西”游戏的时候,我也经常有意识地加入找钱、算账等环节。

  在一起搭建积木的时候,我会科普正方体、菱形、圆锥等概念。并顺便掌握这些的英文单词。

  也可以用玩偶排队来锻炼数理逻辑,比如男孩女孩男孩女孩,或者男孩男孩女孩女孩,这样的'排队方式,让孩子明白ABAB,AABB的排列规律,这些都对以后学习数学有帮助。

  另外也可以扮演科学家做一些试验,扮演海底探险者了解海底动物的生活习性等。

  绘本也可以用“演”的方式来读

  绘本可不是只能由妈妈来念,宝宝来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印象,还能提高孩子语言表达力。

  比如《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等绘本,就特别适合拿来演。在演的时候不必拘泥于绘本本身的内容,完全可以任想象力驰骋,随意发挥。

  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孩子的想象力,还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建立更亲密的关系

  黑猩猩喜欢在同伴的手掌上挠痒痒,还喜欢假装发现好玩的东西,让同伴赶紧来看,特别是他们刚吵完架的时候。

  涵涵就经常喜欢跟我玩,她是妈妈,我是宝宝的游戏,以此来告诉我,她内心想要妈妈做什么或者怎样跟她相处的期盼。

  现在很多家庭,孩子和父母就像同一个房间里的陌生人,各自忙着各自的,不产生交集,很多孩子因为不能被关注到,而啃指甲,甚至把指甲啃秃,都是因为父母陪伴质量不高,他们仅仅是在身边陪着孩子,而不是陪伴着。

  角色扮演游戏,真的很有必要跟孩子一起玩,在游戏中,孩子一边探索世界,一边掌握在这个世界中需要的各种能力,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缓解内心的焦虑,从而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

  所以,不妨抽出时间陪孩子玩玩这个游戏吧,引导孩子时也可以通过这种途径,它可是比说教和唠叨更有用呢!

【论一个陪玩家长的自我修养】相关文章:

论自我的作文12-21

一个人玩的运动项目12-21

论一个好朋友的重要性12-18

适合一个人玩的项目有哪些12-21

适合女生玩的治愈游戏12-22

充气城堡适合多大的孩子玩12-20

应该怎么陪孩子写作业12-17

面试怎样做一个精彩的自我介绍12-25

孩子成绩差家长需自我检讨12-23

论皮肤清洁的重要性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