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朵朵女性网>职场> 学生自信心下降的成因与对策

学生自信心下降的成因与对策

时间:2021-12-21 08:45:30 职场 我要投稿

学生自信心下降的成因与对策

  学生自信心下降的成因与对策,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心理品质,是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那你知道学生自信心下降的成因与对策吗。

  学生自信心下降的成因与对策1

  社会方面。

  长期以来,社会上有这么一种倾向,即认为中小学生只有进重点中学、进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考上重点中学,才有机会进入重点大学,这才是人才。这无形中给中小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学校方面。

  虽然国家倡导素质教育,但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因此社会及家长仍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好与坏。这就必然造成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单调的教育方式方法,使学生心理上承受着过重的心理负荷。

image.png

  家庭方面。

  一是家长盲目攀比,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了升学不惜一切代价。如请家教、上补习班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成绩。二是家长期望值过高,做出偏激行为,如考不好就训斥,甚至打骂,缺少关爱。无形中又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自身认知方面。

  由于以上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而自己又缺乏意志和自信,加上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方面的问题,把考试成绩看得过重,认为只有考试成绩好才有希望,否则就低人一等。因而害怕失败,偶然失误,便自怨自咎、悲观失望,从而形成自卑心理。

  学生自信心下降的成因与对策2

  一、中学生自信心不足的主要表现

  1、在集体活动中

  上课不敢或很少主动举手发言,不敢在集体面前讲话,回答问题紧张、不流利,不敢主动要求参加其他同学的小组或集体活动;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惧怕参加竞赛活动,害怕与别人相比,特别怕别人笑话;对自己的活动结果或过程缺乏自信心,常要寻求别人的肯定,不敢放心大胆地活动,不敢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成果。

  2、在人际交往中

  不敢主动地与其他同学交往,常常畏缩、退避、独逛或独自游戏,说话小声、胆怯,不敢或很少主动在游戏中表达自己的意愿,提出自己的看法、意见等,缺乏主见,总是跟在能力较强的同学后面,听从他人的安排,而从不甚至不愿当领导者。

  3、在遇到困难时

  遇到困难常常害怕、退缩,易放弃,而不能努力解决。惧怕尝试新事物、新活动,在活动时总是选择那些比较容易的活动,而逃避那些可能有一定难度或挑战性的新活动。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常缺乏主见,不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依赖他人帮助,向老师告状或回家告诉父母。

  二、中学生自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

  1、学生的自身特征

  由于遗传素质、生理发展、家庭环境和教育的不同而造成的容貌、性格、能力、行为、智力等方面的差异,而感“己不如人”,缺乏积极的自我体验,怀疑自我价值。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学生自信心的形成。

  2、交往范围狭窄

  现在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长过度溺爱、娇惯,遇事大包大揽,重视智育,忽视孩子能力的培养,有些老师也把学生视为柔弱的个体,尽自己所能为学生做各种事情,解决各种问题。这种过度的照顾、呵护,使他们不仅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缺乏独立性,一遇困难就不知所措、畏缩退避,而且更易遭受挫折、失败,造成自卑。

  3、成人不恰当的教育方式

  有的父母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家长制作风比较浓,要求孩子事事听从自己,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过度严厉、粗暴,甚至苛刻,缺乏关爱和积极的赞许和肯定。有的老师也经常用严厉、强硬的态度来要求他们,学生一出现问题,就一味批评、训斥,过多否定,致使学生形成一种“自我无能感”。久而久之,他们心情忧郁,产生无助与自卑感,缺乏自信。

  4、过高期望与要求

  对孩子要有合理的期望,它能激发孩子内在的成就动机,促使其更加努力向上。然而,对孩子的期望值必须恰当,要符合社会需要,考虑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以及孩子个人的条件;期望值过高,反而使孩子望而生畏,会给孩子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一旦期望落空,成就低于期望,就会使减子灰心丧气,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由经常的自我怀疑走向自卑。

  5、不恰当的评价、比较方式

  中学生的自我评价缺乏独立性、他们容易轻信和接纳成人的评价,有些父母和老师不注意自己的评价对孩子发展的影响,经常随意批评、否定,甚至指责训斥孩子,有的则盲目地拿别的孩子的优点与自己孩子的缺点相比,这样就比掉了自信心,使其认为自己很笨、很差,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的形成。

  6、要求趋同、缺乏锻炼

  在辅导中,有些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忽视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需要,对全体学生提出的是一个共同的目标,使一些学生缺乏成功的体验而经常体味挫折感。此外,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学生缺乏动手、动脑、操作、探索的机会,无从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因而影响其自信心的树立。

image.png

  三、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对策

  1、尊重、宽容学生

  教师尊重、爱护学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中学生一般自尊心都特别强,他们对老师给予自己的评价极为敏感,往往一言一语都可能使他们激动,而且这种自尊心又往往是进取的动力。在学校里,如果受到教师的恰当评价与真诚信任,他们会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产生一种成功的情绪体验,产生“自我激励”的心理状态及相应的信心理。作为教师,所有的学生都是他的教育对象,而且他应当有这样的信念:只要方法对头,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每个学生虽然由于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的不同,在心理特征特别是自信心方面表现都各不一样,但是他们又具有共同点,渴望得到教师的'理解、支持与宽容。作为教师,应当热情关怀、爱护尊重学生,而不能以学习成绩好坏、听话与否来决定对他们的尊重或不尊重。从道理上讲,老师在批评学生的错误行为时,应采取谅解或宽容的态度,应当对事不对人,切忌对学生进行人格侮辱。如果这样,不仅不能使学生有效地纠正错误,反而会产生逆反情绪,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期待、鼓励

  教师要以满怀期待的心理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心理状态不同的学生应提出不同要求,不能强求一律,而要多一分信心,多一分期待。但不能过高,不能操之过急。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上多次失败,好胜之心受到挫折,这对他心理上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感情的创伤还是需要感情去医洽,学生是需要爱护和温暖的,自信心不足的学生需要老师满怀期待地以诚挚的深情去感化。只要学生在某一方面有所进步,有一定的成绩,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绩,也要看到其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鼓励和表扬,并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同其他学生完全一样,有足够的才能去对待和处理一切。对他们真诚相待,动之以情,有的放矢地积极引导,具体帮助,鼓励改进,以强化他们因取得成功而欢乐的心理,不断增强自信心。

  3、 激发、创设

  自信心心学习活动中具有激活指向和维持调节的功能。因此,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产生内在的自主的心理要求,同时也要创设一定的条件,有意识地让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做一些容易完成的事,使学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成功后再增加难度,即使学生失败了,也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让他们再试一试,使他们知道通过努力能够获得成功。在获得教师肯定的同时,产生“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情绪体验,使每个学生在充满自信的心理状态下生活与学习。老师还要注意给予自信心不足的同学与其他同学校较多接触的机会,创设其想说(做)、敢说(做)、爱说(做)的和谐宽松的环境,以克服其羞怯感。还要注意在培养学生能力时,不能包办代替或粗暴否定,以免使学生失去锻炼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同时也不能操之过急而责备孩子。要创设条件,多开展心理咨询,帮助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增强心理上的自我调节能力力,以增加自信心。

  学生自信心下降的成因与对策3

  一、农村寄宿制学生自信心缺失的成因

  (一)家庭教育因素

  其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学生自信心养成的启蒙老师。亲人教育方式决定了孩子将来自信心的程度。西方家长崇尚孩子的自由发展,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从小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鼓励他们的敢作敢为精神,久而久之他们养成较强的自信心。中国搞计划生育已经三十多年,农村也诞生不少独生子女,一个家庭最多不超过两个孩子,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因此父母宁可自己吃苦受累,也不能累着孩子,事事以孩子为中心,最大限度地宠着孩子。在顺境中成长的孩子,养成了遇事依赖他人的习惯,其心理上的耐挫能力比较差,从而影响他们自信心的养成。

  其二、在农村很多父母外出打工,留下孩子跟祖父母、外祖父母,甚至把孩子寄居在亲戚家中生活。留守儿童,由于父爱和母爱的缺失,安全感的缺乏,造成许多留守儿童的性格内向、懦弱、胆小怕事,从而缺乏自信心。

  其三、中国传统美德之一是谦虚。中国农村教育特别推崇这一条,家长不能夸自己的孩子,夸自家孩子被人认为是自大的表现,也容易使孩子产生骄傲的心理。为了培养孩子谦虚的美德,在家里即使孩子表现得再好也不能当面表扬孩子,甚至父母为了培养孩子的耐挫力,对孩子极尽所能的打击,甚至贬低。孩子再努力也得不到长辈的夸赞,长此以往,孩子普遍产生自卑心理。

  (二)教育方式不当

  其一、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严格管教,身上的缺点相对较多,上学后自然也把这种坏习气带到学校。有的教师在教育这些学生时缺乏耐心,采用“挖苦讽刺、粗暴威吓”手段,甚至孩子犯了错误后,极尽所能地讽刺、挖苦,甚至破口辱骂,极大损害了孩子的自尊,从而对学校生活丧失自信。

  其二、自从“普九”之后,小学升初中全部免试了,部分农村小学放松了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甚至采取放羊式的教学,学生素质普遍下降,基础薄弱。到中学,课程门类增多,难度增加,强度加大,致使学生吃不消,学习感到困难重重,对学习生活失去信心。

  (三)自身的原因

  现在的家长普遍宠爱孩子,事事帮孩子想,帮孩子做,造成许多孩子懒惰、自理能力差、心理脆弱。当他们到学校寄宿,一切都要自己打理时,生活中困难重重,处处碰壁,自信心在碰撞中慢慢消失。原来在乡镇小学就读的学生,他们可能是学习的佼佼者,到中学之后发现,校园里汇聚了许多学习能人,在学习上他们不再是“王者”了。当“王者”的地位失去的同时,自信心也随风飘散。原来生活在偏僻农村,与外界接触较少的学生显得孤陋寡闻,当他们来到县城上中学,置身于一个陌生的环境,接触到许多陌生的新事物,自己有太多的不懂,自己显得“落伍”了,因此而感到自卑。

image.png

  二、针对学生自信心缺失的现象,我采取以下对策来重塑他们的自信心

  (一)强化非智力因素的功效,激发学生自信心

  许多人认为自己学习不好,主要原因是脑子太笨、智力不发达的缘故。那些成绩优异的同学,无非是因为他们的大脑比别人更聪明。其实智力因素在事业成功中所作用仅占20%,而非智力因素占80%。所以说非智力因素是蕴藏在体内的一种强大驱动力。一个情商高的人,能够弥补智力的不足,而情商低的人即使智力具有优势,也不会取得成功。因此勉励学生,在你的智力和别人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你要坚信:我能成功,只要充分运用内驱力,只要对目标的追求锲而不舍,始终如一,你就能成功。

  (二)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想法,重视学生的观点

  重视他人的表现之一是记住他人的名字。在接手新班时,我首先花时间记住学生的姓名、性格特征等。在教学中能够喊出学生的姓名,让他们感到自己得到教师的重视,这有利于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成功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之一是平等与尊重,要想获得他人的尊重就得先学会尊重他人。首先,尊重学生,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这比靠威严获得的尊重还要更加稳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学生当面纠正自己错误时,要虚心接受。当我误会了学生时,诚恳的向学生道歉。老师向学生道歉或承认错误并不损害自己的形象,这能够让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从而更加尊重老师。其次,倾听学生的意见,重视学生的想法。心理学家威廉 · 杰姆士说过,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学生也有强烈的自尊心,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尊重。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以“朋友和共同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相处,真情实意地尊重学生。对于一些特别调动捣蛋的学生,纠正方式不是粗暴的训斥,而是善意提醒。

  (三)与家长进行沟通

  建议家长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多给孩子鼓励和肯定,少批评和打击,非批评不可要做到语言委婉、态度诚恳,“忠言顺耳”更利于行,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想问题,为孩子着想。要求外出打工的父母要尽可能多与孩子进行电话联系,把对孩子的爱尽量表达出来,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和安全感。有爱与安全感的孩子才会充满自信。

【学生自信心下降的成因与对策】相关文章:

导致孩子自卑感的表现与成因12-21

自信心的自我训练12-20

自信心不足的原因12-20

自信心不足的表现12-20

自信心不足的缺点12-20

自卑心理的成因12-20

如何提高自己的自信心12-20

要如何提高孩子的自信心12-16

自信心不够的解决方法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