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朵朵女性网>女人悠闲> 教育部发出双减新信号

教育部发出双减新信号

时间:2021-09-24 08:40:51 女人悠闲 我要投稿

教育部发出双减新信号

  教育部发出双减新信号,整治学科类培训不应遮蔽非学科类培训此前存在学科类培训类似的问题,教育部高度重视、态度坚决,将 " 双减 " 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事项,教育部发出双减新信号。

  教育部发出双减新信号1

  9 月 23 日上午,教育部举行新闻通气会,介绍中小学落实 " 双减 " 工作和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制度建设有关情况。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介绍,在深入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过程中,对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培训机构和个人 " 打擦边球 " 或转入地下的隐形变异培训问题,参与课后服务导致学校教师负担增加的问题,学科类培训转向和资本涌入非学科类培训的问题,亟需出台相应指导意见,防止出现政策空白。

  目前,除了关停,几乎所有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都在转向非学科类培训,不可避免地导致赛道过于拥挤、资本投入过于密集等现象发生,会进一步导致家长焦虑转移,学生非学科培训负担加重,培训机构不正当竞争、恶意营销、高额收费等问题。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将 " 学科类培训转向和资本涌入非学科类培训 " 认定为 " 问题 ",给教育公司敲了警钟:" 双减 " 政策明确减轻的是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而不是学科类校外培训负担!

  问题在于,学科类培训转向和资本涌入非学科类培训是应该交给市场自主调节,还是应该政策介入?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的此番表态,明确释放了 " 双减 " 的政策信号,整治学科类培训不应遮蔽非学科类培训此前存在学科类培训类似的问题,学科类培训先是过度放任继而 " 一击致命 " 的覆辙也不应重演。

  接下来将出台的指导意见,需要极大的监管智慧,一方面规范学科类培训机构有序转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校外培训选择,另一方面严防资本涌入非学科培训,避免加重学生非学科培训负担。

image.png

  已出台 11 个配套政策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介绍,教育部高度重视、态度坚决,将 " 双减 " 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事项,列为今年部党组的 " 一号工程 " 和教育督导的 " 一号工程 ",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采取积极稳妥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

  为确保 " 双减 " 意见落地见效,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基本构建起了 "1+N" 的 " 双减 " 政策制度体系。

  这个 "1" 指的是中办、国办印发的《" 双减 " 意见》,是方向性的、宏观性的 " 双减 " 工作的总纲领,如 " 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 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 "" 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 "" 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 等。

  这个 "N" 指的是落实过程中需要对一些概念进行科学界定,对一些工作要求进行细化,以指导各地更好地抓好贯彻落实工作。

  目前已出台了学科类培训范围界定、" 备改审 "、" 营改非 "、培训材料管理、培训人员管理、查处变相违规培训、加强收费监管、上市公司清理整治、课后服务、建立监测机制、培训机构登记等 11 个文件。

  同时,在深入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过程中,对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培训机构和个人 " 打擦边球 " 或转入地下的隐形变异培训问题,参与课后服务导致学校教师负担增加的问题,学科类培训转向和资本涌入非学科类培训的问题,亟需出台相应指导意见,防止出现政策空白。

  总体思路是按照 " 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 " 的要求,系统出台涉及校外培训机构的设置、审批、收费、人员、材料、行为、资本等方面的配套文件,这是一套政策 " 组合拳 ",以实现全覆盖、全链条有效治理。

image.png

  下一步举措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介绍," 双减 " 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必须注重当前和长远相统一,往深里做、往宽里做、往严里做、往远里做,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一是继续完善配套政策。在督促各地落实好已经出台的配套文件基础上,加快预收费监管、加强培训机构党建等其他配套政策法规的制订进度。研究修订竞赛管理办法,治理打着 " 国际 " 旗号的各类竞赛。同时完善 " 营改非 " 流程,进一步明确过程中的公示期限、资产确权等政策。研究起草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在组织机构、从业人员、培训场所、培训内容等方面对学科类和非学科类机构同步作出规定。加快校外培训管理条例立法进度,对非学科类机构管理一并纳入。

  二是强化监督检查。加强与有关部门联络协调,统筹运用好各种方式方法,加大对 " 一对一 "" 高端家政 "" 众筹私教 "" 住家教师 " 等隐形变异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继续跟踪各地进展,压实地方责任,适时开展 " 双减 " 大督查,对工作进展缓慢的省份加强针对性指导帮扶,对履职尽责不到位的地方和人员严肃问责。

  三是总结推广经验做法梳理各地好的经验做法,建立典型经验推广制度,遴选推广一批、印发宣传一批、网站公布一批、主流媒体报道一批、深度剖析一批、打造 " 双减 " 精品一批,持续深入宣传引导,营造 " 双减 " 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教育部发出双减新信号2

  “双减”新政落地,以学科培训为主体的校培企业有的进行裁员,有的机构宣布倒闭。在此过程中,如何维护员工合法劳动权益,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话题。

  一位在教培机构、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员工说,他是今年年初入职的,主要负责售卖培训课程。8月,有消息说公司可能解散,他和员工们认为这应该算是裁员。但公司却要求他们写下离职证明,申明是自愿离职的。“如果我们不签,公司就说要拖着、暂缓放我们的工资之类的。”

  据该员工介绍,他们的工资和绩效挂钩,每月能领到数千元到上万元不等。他不想辛辛苦苦工作一个月却拿不到报酬,无奈之下只能签了离职证明。然而,有的员工签了证明后,工资却没并有如约发放。由于签写的自愿离职证明里写明了“双方之间不存在劳动争议、纠纷以及未支付的薪酬、费用”等字眼,而公司答应发工资则是口头承诺,员工们认为自己被公司“套路”了。

image.png

  另据记者了解,有多家培训机构的员工在微博或贴吧上反映称被“自愿离职”,或者岗位被调整,或被从行政部门内调整做销售,有些人难以胜任新岗位的情况下,无奈中只能黯然辞职。

  北京市时代九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北京市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潘丽丽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员工按照单位的要求提交了辞职信或签署了自愿离职的相关证明,其结果是无法拿到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因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这种情况下的离职属于自动、主动辞职”。

  潘丽丽说,根据《劳动合同法》,员工被辞退,有权利要求公司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金,但从前述员工的反映来看,他们的诉求只是要回当月的工资,这已经是非常低的要求了。“工作一个月,拿回自己的工资是理所应当。”她说。

  记者了解到,有一些教培机构在减员、裁员过程中则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员工的离职手续。有公司负责人表示,“将依法依规做好学员退费和员工的妥善安置及补偿。”有某培训机构的北京校区老师表示,裁员从8月25日已开始进行,全国范围内教师岗有三四千人,因业务彻底关闭,这些教师将全部被裁,并获得N(工作年限)+1的补偿金。对此,该公司在线公开回应称:“我们将依法依规做好学员退费和员工的妥善安置及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赔偿。据此用人单位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有权要求按照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每一年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6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1年计算。如协商不成,员工可以依法向单位所在的劳动关系所在地集体劳动仲裁。

image.png

  “在‘双减’政策背景之下,很多教培机构在解约时采用按照N(工作年限)或者是N+1来向员工支付解约金,提前30天通知员工做解除的情况下给N,没有提前30天通知员工解除合约就给N+1,这都是合法的,也是非常好的一种做法。”潘丽丽说,“在国家‘双减’政策下,如果用人单位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用人单位除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解约,也可以和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这是风险最小的一种解除方式,不管是对员工还是对单位,实则都是有利的。”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王旭明建议相关部门积极介入,多方施策,既坚定不移地落实党和政府的政策,又要与教培机构一起在国家政策和法规框架内妥善处置善后,包括员工的劳动补偿、转岗等,把工作做实做细,实现平稳过度,确保员工合法权益。

【教育部发出双减新信号】相关文章:

微信号表达爱意12-28

寓意好运的微信号12-28

赘肉多怎么减 12-27

肾不好的5大信号12-31

水瓶女对你心动信号12-26

男女健身五种危险信号12-31

多地发出紧急通知:跨年活动将取消12-31

减手臂的瑜伽方法12-25

警惕衰老的五大信号12-29

职场中你需要充电的信号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