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朵朵女性网>育儿> 如何引导孩子情绪平稳化心得

如何引导孩子情绪平稳化心得

时间:2021-12-27 14:52:59 育儿 我要投稿

如何引导孩子情绪平稳化心得

  如何引导孩子情绪平稳化心得,对于小孩子们来说情绪是很不稳定的,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像成年人一样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很多小孩子都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如何引导孩子情绪平稳化心得

  如何引导孩子情绪平稳化心得1

  到幼儿园后,一切都陌生得难以接受了,幼儿就必然会产生不安感,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他们稍不合意就会发脾气、大声喊叫、哇哇哭闹。因此,如何让新入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幼儿园教育中所不可忽视的。在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对新入园幼儿情绪的稳定,效果较为明显。

  做好家访工作

  新生入园前的家访,一是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家庭环境、父母素养以及他们在对待幼儿教育问题上所持的观点等;二是通过家访与幼儿接触,初步建立感情。所以入园前,教师尽可能对每个幼儿都能上门家访或电话联系。具体做法是:

  亲切自然地进行自我介绍,允许幼儿称呼自己阿姨,因为“阿姨”比“老师”更容易让孩子感到亲近;叫叫幼儿的小名,牵牵他的手,通过身体的接触使幼儿对教师产生好感;和孩子一起玩他们喜欢的玩具,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还可采取送小礼物的方法缩短彼此间的距离;向家长了解孩子的一些生活习惯及饮食爱好,以便教师在幼儿园做好孩子的护理工作。

image.png

  帮助幼儿做好入园准备

  入园前,可邀请幼儿来园熟悉环境,让幼儿在父母的陪同下参观幼儿园,认识班上的老师,让孩子看看幼儿园有滑滑梯、可以骑木马、哥哥姐姐怎样唱歌、跳舞、做游戏,他们就会觉得幼儿园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产生“想上幼儿园”的欲望。同时,可建议家长在家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了解幼儿园,另外,还可指导家长培养幼儿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服、洗脸、上厕所等;提前按照幼儿园的作息制度安排幼儿生活,使幼儿的生活规律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相吻合。

  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依恋感

  在陌生的环境里,幼儿最容易失去安全感,而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依恋感,则是形成安全感。

  首先,老师要始终在幼儿身旁细心照料,让幼儿感到时时刻刻有老师存在,这样他们会感到安全一些,幼儿早期触觉较为敏感,多与幼儿肌肤相亲,如拍拍幼儿的小脑袋、拉拉幼儿的小手、抱抱他、和他说几句悄悄话等,都让幼儿对教师产生深深的亲切感和依恋感。其次要用最温柔、最亲切的语言劝导幼儿。孩子有哭闹行为,应和颜悦色地加以劝导,决不能用尖利的甚至恶狠狠的语言去恐吓孩子,如“再哭,把你送给公安局叔叔”;“再哭,把你一个人锁到一间屋子里去”等恐吓性语言是必须防止的。这样做或许一时也能奏效,但要知道这会造成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不良后果,使孩子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老师抱有畏惧感和不信任感。另外,教师应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合理要求,如孩子喜欢什么样的游戏,喜欢玩什么玩具,喜欢和谁做朋友,能让他们做的事情,尽量让他们去做,并在其行动中尽量能给予表扬和鼓励,孩子一旦受到表扬,就会很高兴,很得意,孩子也会顺从老师的教育,服从老师提出的要求,逐渐对老师产生依恋感。

  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

  新入园的幼儿不习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喝水、吃饭、洗手、大小便、玩玩具,都不能像家里一样随心所欲,一切都要遵守规矩。这对于任性、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的三岁左右孩子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老师不能迁就孩子不正当的要求,要适当地进行教育,教给他们一些生活技能,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游戏,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下学到本领。此外,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多开展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玩”是幼儿的天性,滑滑梯、骑木马、唱歌,跳舞、画画是幼儿最喜欢的,因此教师可多带幼儿去玩滑滑梯、骑木马,教一些孩子喜欢的且容易接受的歌曲、诗歌、故事、舞蹈,这样既可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又可以利用这些游戏活动转移幼儿想家想父母的情绪,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愉快地生活、学习。

  鼓励家长共同配合

  幼儿园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环境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孩子们在幼儿园时已逐渐适应集体生活,但每当晚上或是周末回家后,再回幼儿园,孩子们又是哭闹成群,所以,教师要积极鼓励家长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在家时可多给孩子们讲讲幼儿园有趣的事情,给他们玩一些好玩的玩具,配合老师指导孩子按照幼儿园的要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千万不能包办。如对不肯午睡、一个劲儿要找妈妈的幼儿可让其父母早点下班来幼儿园陪孩子熟悉幼儿园环境等。

  新入园幼儿哭闹、情绪不稳定是普遍存在的,但我们应尽量让孩子较快地稳定情绪,愉快地上幼儿园,这要靠我们老师用心去做,相信只要我们用爱心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和关心幼儿、教育幼儿,孩子们会很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张张活泼可爱、天真烂漫的笑脸。

  如何引导孩子情绪平稳化心得2

  01

  了解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首先,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天性。

  比如,玩具坏了,有的孩子会闷闷不乐,有的孩子会大发脾气,这种先天的性格和气质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情绪表达非常强烈的孩子,同时也可能伴随着有强烈的好奇心、积极、主动、独立、主见等一系列优势。

  其次,幼儿四五岁时正是情商发展的关键期。很多家长都会感受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比之前有更为强烈的情绪表达,他们开始去感受到各种不同的情绪。

  很多时候,孩子不是故意发脾气,而是有心无力,他们还做不到像成人一样很好地控制情绪。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情绪失控的阶段,孩子才能学会控制、反思,最终才能学会较好地管理情绪,拥有良好的、平和的性格状态。

  而且,越是发脾气的时候,就越是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的时候。这一阶段,父母的示范作用就显得极其重要。

  孩子是吸收性心智,他们的学习主要是吸收和模仿。如果他发脾气时,你是平静、温和、坚定的,他就学会了平静、温和和坚定;反之,如果你是烦躁、愤怒、没有耐心的,他也自然学会了烦躁、愤怒、没有耐心。

  教育孩子是一个不断完善和修炼自我的过程。做90分的自己,做60分的父母,就足够了。很暴躁地要求孩子安静下来是不可能的。即便孩子这时候安静了,也是被吓唬的,同时他也深刻地意识到:用暴躁和大喊大叫来吓唬别人是有效的。

  自然地模仿和吸收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当你呈现出你要的样子,孩子不管目前是什么样子,都将慢慢地变成你呈现给他的样子,这就是示范、榜样和引领的作用。

  也许家长会觉得很难:在孩子让我气愤不已时,我却还要保持心静如水吗?

  可这就是父母,父母的伟大之处恰恰就在于:在每一个被孩子气得气急败坏的时刻,都能够呈现出一副心如止水的样子。

  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也是感到特别缺爱的时候,他们会特别糟糕无助,所以需要通过大哭大闹、无理取闹,甚至是不断地打扰家长,去引起关注,得到关怀。

  他们最需要的不是批评,而是感受到被爱、被包容和被接纳,这恰恰是建立稳固的亲子关系的重要时机。

  老话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种树需要提供阳光、空气、水和养分,而后才能自然地长出叶子,开花结果,而不是不给养分,只提要求,甚至提前追求开花结果。

  当希望孩子有良好的习惯、性格、情绪甚至巨大成就时,家长要如种树一样给孩子提供养分,而不是直接要求他具备这些成就。

  孩子长成大树需要什么养分?用积极的关注,给他安全、接纳、鼓励、包容、信任,还有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不能把某种能力直接塞给孩子,只能不断地提供各种各样的养分,让他自己通过吸收父母给的爱和养分,自然地生长出某种能力,培植出某种习性,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image.png

  02

  接纳情绪,坚持原则,引导反思

  教育不是刻意地发生在某一个特定时段,而是发生在每一个时段。

  所以,生活即教育。

  有的父母还会问:我也理解孩子的情绪,但当他大发雷霆的时候,我到底该怎么做呢?

  第一,家长需要去接纳孩子的情绪。有情绪是非常正常的表现,完全没有情绪才更需要担心。

  要告诉自己,孩子哭哭闹闹是正常的,不要立刻去批评、指责他们,更不要压制孩子的情绪。喜怒哀惧是每个人天生就拥有的情感,过度地压抑一个孩子的情绪和情感,会带来长久的、深远的、破坏性的影响。

  因此,要接纳孩子的情绪,许可他表达自己的情绪,并且及时给他一定的共情,把他的难过进行分解和确认。这种难过是伤心?失望?还是玩具打碎后的心疼和惋惜?

  有时候孩子识别不了自己的情绪,父母帮助他们把情绪的颗粒度识别得越来越细,他们就会有被理解和被在乎的感受。这时候,不仅情绪被接纳了,负面的情绪也得到了宣泄,还获得了一定的情感反哺,这样就能建立起更深的亲子关系。

  也许即便共情、接纳,孩子还是会哭闹,甚至会有其他破坏性的行为。这时候就需要温和的坚持与严肃的制止。只要坚定、反复而温和地重复原则,最终就能形成习惯,他们就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

  第二,在孩子情绪平复之后,可以和他们聊一聊。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脾气?分析刚才的大喊大叫,大哭大闹,他自己是什么样的感受?

  可以做一些角色扮演,帮助他们重新思考、审视以及反省自己的行为;也可以一起读一读《生气汤》《我的情绪小怪兽》等类似的有趣的绘本,孩子就可能学会在下一次的冲突中,用更好的方式去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如此往复,孩子的性格一定会越来越温和,越来越平静。但最重要的不是在孩子发脾气时家长做什么,而是尽可能在平时让孩子通过运动、游戏、交友以及与父母互动,感受到轻松、快乐、愉悦的情绪状态。

  情绪具有记忆。当孩子长期处于一种快乐、愉悦的情绪状态中时,他感到是安全的、专注的。因此,在以后遇到一些冲突和麻烦时,他就更可能呈现出平和、积极、稳定的情绪状态。

  03

  家长的成长

  第一,耐心。

  家长的耐心有多重要?想象一下,如果每位家长把心中的耐心放大三五倍乃至十倍,不仅会让自己的孩子像生活在天堂一般,而且家长自己也会拥有爱更多人的能力。只要愿意,就可以拥有无量的'耐心。

  如果做家长的失去了耐心,不耐烦地对孩子讲了一两句不当的话,其中哪怕有一句错话,都会成为孩子一生的负担,到时候追悔莫及。

  第二,学会理解和等待孩子。

  孩子越是闹情绪,越说明他们强烈地需要父母。要帮助孩子渐渐找到平衡,而不是急于要求孩子们像大人一样控制情绪、保持理智。

  第三,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孩子的情绪和父母有直接关系。不妨想一想,孩子出了差错时,自己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心情又是如何?

  总而言之,对于父母而言,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才能给孩子们做出示范的好榜样。

  如何引导孩子情绪平稳化心得3

  NO.1父母先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说“老是这么不懂事”是一种否认

  “孩子在生活中流露出负面情绪,其实只是孩子的一种表达方式。不要把它想象得多么严重。”张秀萍表示,不少孩子在面对不如意时,常用的方式就是大喊大叫大哭,有些父母往往被孩子的情绪牵引着,也不冷静了。

  面对孩子的歇斯底里,家长极有可能会训话:“为什么老是这么不懂事?”其实,这样说等于否认了孩子的不良情绪。这样做非但不会使孩子负面情绪消失,反而会助长孩子的压抑和否认,会对孩子产生伤害。

  因为,面对愤怒的父母,孩子不仅要承受自己的负面情绪,还要面对父母的负面情绪,这样的双重负担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更加难以解脱。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就要允许孩子自由表达。

  在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时,家长要保持冷静。很多时候,虽然你的内心是爱着孩子的,可由于你太生气了,表现出来的却是全然的否定、责备,而这会让孩子忽略你讲话的内容,而关注你的情绪。

  比如,孩子因为贪玩而把旁边早已准备好的牛奶给打翻了,把地板弄脏,你很生气,把他痛骂了一顿。这时候,孩子的注意力就会从“牛奶打翻”转移到“妈妈在生气”上。这就令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的机会白白溜走。

image.png

  NO.2教会孩子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伤心、懊悔都是正常的

  不要担心孩子害怕或伤心、流泪,如孩子心爱的东西坏了会有难过的情绪产生,这时妈妈最忌讳的是说“我早跟你说过了,你就是不听,你看,现在知错了吧”。

  对此类状况,妈妈应该做的是倾听和同情,告诉孩子,自己也曾为一个玩具摔坏而伤心,不过,有时坏了就坏了,也许做任何事情都是于事无补了,可以伤心,可以懊悔。因为不仅你有这样的体会,隔壁姐姐丢了一只宠物狗,也是这样的心情。

  当然,父母不要因为害怕孩子伤心,立刻跟孩子表示坏了没关系,可以再买一个新的。倘若选择立刻用拥有的快乐代替失去的伤痛,会让孩子失去体验悲伤情绪的机会,也就无法体验驾驭悲伤情绪的喜悦。只有让孩子学会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才有可能自我调节,才有可能控制事情不再往更坏的方向去发展。

  NO.3合理释放、转化负面情绪

  作为家长,应该清晰认识到,合理释放、转化负面情绪的重要,只有把有利的方面充分发挥,才能把弊端尽力压下去。如何释放负面情绪?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可以有几种简单的发泄方式。

  如哭泣,是缓解不良情绪的好方法,不仅可以释放压力,也可以增强免疫力。再如大喊大叫、运动等,只要把孩子的身体调动起来,内心的苦闷也会随着肢体的一举一动逐渐被发泄出来。

  而转化负面情绪则是对家长、孩子更高的要求。凡事往积极方面想,一个很有效的方法是“借想象满足孩子的愿望”。例如:妈妈听你说你最好的朋友误会你了,不和你说话了,你感到很失望、很难过。现在,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有一台叮当猫的时空穿梭机,带着你的好朋友去看到事情的真相,误会就消除了!

【如何引导孩子情绪平稳化心得】相关文章:

如何引导孩子处理同龄人关系12-19

孩子发脾气怎么疏导孩子的情绪12-25

自卑敏感多疑情绪化12-20

你对孩子的情绪了解吗12-22

怎样引导孩子成为有礼貌的人12-17

家长该怎样引导沉迷游戏的孩子12-24

如何安抚老人的焦虑情绪12-21

青春期女孩爱美如何引导12-19

如何关爱你的孩子12-20

如何让孩子有教养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