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朵朵女性网>育儿> 打死也别让孩子跟这几种人做朋友

打死也别让孩子跟这几种人做朋友

时间:2021-06-08 14:24:20 育儿 我要投稿

打死也别让孩子跟这几种人做朋友

  打死也别让孩子跟这几种人做朋友,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家长绝对不能忽视,努力帮助孩子解决成长的烦恼,教育孩子也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不能“偏科”,下面小编分享打死也别让孩子跟这几种人做朋友方法。

打死也别让孩子跟这几种人做朋友

  打死也别让孩子跟这几种人做朋友1

  01、自以为是的人

  你帮我一下嘛,反正你也不忙吧;上次你借给我的那个游戏机啊……哦,被我弄坏了。反正你这么有钱,再买一个呗~

  这种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别人什么事情都要让着他,他觉得你对他好是理所当然的。这种人没有一颗感恩的心,不懂人情来往,你对他好,他也心安理得的受着,但你指望他有所反应和感谢,简直不可能。

  对于这种人我们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他喜欢炫耀的某一项内容进行非常细致的研究。然后在一次当众交谈中,引他进来,再用你准备好的东西一口气击败他,告诉他下次少拿些皮毛的东西出来得瑟。以后就可以把它当作手下败将,让他一辈子翻不了身。

  第二种,剑走偏锋。就拿书抽他,他物理牛就边抽他边让他算自己受了多少力。英语牛就让他用英语说“我把你打的比狗都惨。”这么说。他要是语文牛就让他写一篇挨打后的感想。

  第三种,孤立。他一逼逼,就拉拢大伙都不搭理他。“你NB你自己NB去,咱们研究大伙都明白的事。”人是群居动物,他这么干就必须隔离他。

  这类人早点远离,不然迟早会把你的孩子变成一个冷血的人。

  02、两面三刀的人

  有一种人,平时喜欢对人指手画脚,各种不满,恨不得天天让你穿小鞋,但一旦你给予他一些小恩小惠后,他就开始对你转换态度,对你倍儿好。

  这种人没有自己的原则,很可能别人给他一些蝇头小利,他就选择出卖朋友、出卖家人了。对她好,一不小心就会被她在背后插一刀。

  这种容易被收买的人目光大多短浅,只知道关注眼前的一些小利益,不会长远思考问题,一副小人嘴脸,只会让人觉得倒胃口。

  03、不讲信誉的人

  当你满怀期待地起个大早来到事先约好的地方,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人。末了儿朋友只来一句"不好意思,我有事",只会让孩子的心情大打折扣。

  如果你的朋友总是主动提出邀约,却时不时爽约,却又没什么特别的理由,那么请不要再委屈自己,这种人根本就不值得你对他好。

  远离那些在小事上面也不守信的朋友,不然他们迟早会把你的孩子带得满口谎言。

  04、无事生非的人

  无事生非,无中生有。这类人最喜欢到处散播谣言,挑拨离间,心情很好的时候,就陪你闲聊两句;遇到不顺的事,就抖搂出几件让你难堪的事,再添添油加加醋,导致事情往很不好的方向发展。

  这些人通常都是没心没肺的,在任何人面前造谣都是无所谓的,因为她们只是随口一说根本不会关心听的人心里什么感受。

  一定要记住,无事生非的另一面就是刻薄、自私、为所欲为,而这些东西是刻在骨子里,淌进血液里的。如果孩子身边有这样的人,尽量避而远之,相信没有多少人愿意和他们待在一起。

  古语说:

  从小人的背后走,打君子的面前过。这说明对小人有时候需要躲一躲,不主动去招惹他,如果他总是无事生非,是可忍孰不可忍,找机会有力反击,不怒则罢,一怒惊人,也要让他明白,弱者不是永远被欺凌不敢还击的。

  05、充满负能量的人

  这种人经常会深陷在自己的'情绪里,无法自拔,通常是不在意你对她的好或者是看不见你对她的好,只会在那一味的向你索取。

  我们身边不缺乏这类人,有些头顶乌云的爸妈,特容易指责打压孩子,推卸自己的责任,根本不愿意承认是自己的平庸导致了孩子的平庸。

  “妈,我觉得我很喜欢画画,对画画很感兴趣,我想学画画,长大了想当服装设计师。”妈妈说:“就你这样还想当什么服装设计师啊,你学得会吗,你这么笨,肯定学不好的,还是安心读书吧,考个好大学才是正经事。”

  类似的话孩子天天都会听到,充满负能量的人平时多愁善感,抱怨连连。和别人人聊天的内容全是诉苦抱怨,没有一点阳光积极向上的话题。

  打死也别让孩子跟这几种人做朋友2

  小田同学约了同学一起出门,结果没多久就回家了,她一脸扫兴地告诉妈妈:“约了一起玩,居然同学的妈妈也陪来了!实在没意思。”

  据了解,家长成为孩子交往的“第三者”,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一些教育专家认为,家长应当帮助和引导孩子学会交往,但这种“包办”式的陪伴,并不利于孩子成长,反而会增加孩子与家长间的不信任感。

  家长作陪“买”放心

  在某民办初中念二年级的小田前些天约了好友小李逛街上书店。小李的母亲知道后,提出自己可以请假,陪伴女儿一起去,于是出现了上面的情形。

  “我对她们很好的。我说你们俩想吃什么就买什么,统统由我来买单。”在一家快餐店,小李母亲掏钱买了两份点心;到了手机商铺,她又主动表示愿意帮忙买手机小挂饰。尽管这样,小田还是觉得浑身不舒服。

  而小李母亲认为,自己出来陪伴女儿,是为了孩子好。她说:“孩子不大不小,跟同学一起出去,我不放心,交通安全、饮食安全,有时小孩考虑得不周到。”出于安全考虑,家长硬要充当孩子与同伴交往的“第三者”。一位家长说:“我女儿念初三,说要与同学出去。看到她在家里经常看言情小说,我就怕她早恋,所以她一提出外出,我就会多一份心眼,甚至要求同行。”更有一些家长明里不陪伴,却在孩子出门后进行跟踪盯梢。

  学生交流盼自由

  “自己与同学外出逛街或玩耍,愿意由家长陪伴吗?”记者曾就这个话题询问了5个初中学生,结果4个同学“不乐意”,只有一个学生说:“愿意,但只有在这么一个情形下,就是需要母亲大买单。”

  一位高中女生说:“家长对我们同学之间交往不放心,其实就是用自己比较陈旧的想法束缚我们。在他们眼里,同学之间外出一定会发生一些事情,无形中将我们的交往空间窄化了。”而另一位今年升高三的男生认为,同学一起外出很正常,“我们经常在一起打打篮球,尤其是暑假,更应当多加强与同学交流,这样生活才更有乐趣。”一位在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担任学生会主席的男生说,家长如果让我们早点成长,就应该去掉过度保护的心态,连同学之间外出都要当陪伴者,从表面上看是爱护孩子,其实这会弱化我们的能力。

  过度保护不可取

  家长充当学生外出陪伴人的角色,在小学生身上更为突出。明珠小学校长倪中华认为,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同学结伴外出,根据路途长短、目的目标,家长要加以关心,但也并非每次都要去陪伴。只要在安全范围之内,应当尽量让孩子学会自由交往,不过可以采取事先询问、事后交流等方式加以引导。而对小学高年级或初中学生,只要理由正当,安全有保障,应当鼓励孩子通过外出交往获得生活的经验和人际交往的方法。

  杨浦区德育室主任戴耀红分析,多数家长之所以愿意充当同学外出陪伴者的角色,还是在于过度保护。其实他们这样做,没有顾及孩子的切身感受和心理。且不说孩子们外出玩耍一直处于家长眼皮底下的尴尬,就连学会基本的交往、学会生活的过程都被“屏蔽”了。一些家长以孩子小不懂事为由不敢放手,长期下来,会使孩子的基本生活能力弱化。

【打死也别让孩子跟这几种人做朋友】相关文章:

别让孩子在餐桌上生气01-05

孩子性格分为几种类型01-12

做销售如何跟客户聊天01-06

孩子记不住东西跟智力01-14

梦见自己打死鱼01-14

做销售怎样跟顾客聊天技巧01-06

怎么跟女朋友表白01-10

孩子的性格类型分哪几种01-12

孩子跟大人赌气不上学咋办01-10

家长别让孩子的聪明毁在自己的手里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