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朵朵女性网>育儿> 小班儿童数学认知的发展

小班儿童数学认知的发展

时间:2021-06-07 11:30:05 育儿 我要投稿

小班儿童数学认知的发展

  小班儿童数学认知的发展,孩子的成长受环境影响很很大,孩子上小班的时候就有数学的认知了,教育孩子也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小编已经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小班儿童数学认知的发展的相关信息,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儿童数学认知的发展

  小班儿童数学认知的发展1

  1、唱数

  儿童 10 以内的唱数完全是一种机械模仿,但 10 以后的唱数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 10 以后的数是按一种内在规律排列的。了解这一规律,有助于我们帮助儿童较快地理解与掌握数词。现有的研究表明,唱数不完全是一种机械记忆,它本身存在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儿童的唱数水平与他们的数数技能和对数的理解有关。我们的研究也表明,儿童的唱数水平与其他数的技能的获得存在显著正相关。在刚入园儿童中能唱数超过 30 的人有 44%,而到小班末期能唱数超过 30 的人增加到 79%,能唱数超过 50 的有 52%。

  2、基数概念

  尽管儿童在 2 岁以后就开始出现数数行为,但他们差不多要到 3 岁半以后才能形成基数概念,也就是能说出一个集合的总数。一种典型的测查方法是让儿童按数取物。刚入园儿童的基数概念已初步得到发展,所以小班数学教育的一个重点是让儿童掌握基数概念。我们在研究中发现,被试儿童的基数概念在小班阶段发展很快。在刚入园儿童中,有 70%的人已经掌握了 5 以上的基数概念,有43%的人掌握了 10 以上的基数概念;而到小班末期已有 87%的人掌握了 10 以上的基数概念,有近一半的人掌握了 20 以上的基数概念,在这些儿童中有 81%的人唱数超过50。这说明儿童的唱数与基数概念的理解有密切联系。

  3、形状认知

  研究表明,儿童刚入园时平均能认识 4 种形状,到小班末期平均能认识 6 种形状。儿童最早掌握的几何形状是圆形与三角形,其次是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菱形、半圆形、梯形和六边形。到大班末期,儿童掌握得最好的仍是圆形与三角形,掌握得最差的是菱形与六边形。认识半圆形的人数增加幅度最大,可能是因为儿童较早认识圆形,他们一旦学会了半圆形的名称,就能很快认识半圆形。

  4、实物加减运算

  儿童的实物加减运算能力在2 岁左右开始出现。早在掌握基数概念之前,儿童就知道“添加”可以使一个集合的数量增加,“拿走”可以使一个集合的数量减少。这种有关物体的增加与减少的感性经验为儿童学习数的加减运算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有关实物加减运算的活动在学前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帮助儿童真正理解加减运算的意义,也能为儿童以后的心算与书面运算打下重要的基础。

  对小班末期儿童的实物加减运算的测查,我们只是让他们各做一道题。加法运算题是:“这是一只小熊,它先吃了 2 块饼干,后来又吃了 5 块饼干,它一共吃了几块饼干? ”减法运算题是:“这只小熊原来有 9 块饼干,它吃掉了 3 块,还有几块? ”

  研究结果表明,小班儿童加法运算能力的发展先于减法运算能力的发展, 因为有 41%的人做出了加法题, 但只有21%的人做出了减法题。这一道加法题有点难度,因为小的加数是放在前面的,它比把小的加数放在后面要难,但减法题的难度可能更大一点。从运算所用的策略来看,大多数人运用了实物数数的方法。在加法运算中把物体全部数一遍的策略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数数策略, 即先数出 2 个,再数出 5 个,最后把所有物体全部数一遍。儿童以后会运用“接着数”的方法,即在一个加数后面接着数第二个加数,而不必把所有物体数一遍。小班儿童的心算能力也开始发展,做加法时运用心算的人多于做减法的人。

  5、小班儿童数学技能之间的相关

  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种测查中,小班初期与小班末期的两次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反映了儿童数学认知的发展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在小班初期得高分的.儿童到小班末期仍得高分。除了减法以外,各种数概念技能之间都存在显著正相关。但形状认知与唱数的相关性高于认知形状与按数取物的相关性,这可能与唱数和形状认知都更多地依赖记忆能力有关。两次有关形状认知的测查得分除了与唱数相关外,与其他数学技能都没有显著相关。这说明形状认知对小班幼儿来说是相对独立的一种数学技能。

  小班儿童数学认知的发展2

  小班数学活动认知

  活动目标:

  1、熟练地点数4以内各数,能不受物体的颜色、大小、形状等影响,在众多物体中辨认出数量为1、2、3、4的物体。

  2、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贴绒图片:1条腿、2条腿、3条腿、4条腿的板凳各一条,1―4的点卡一套,1―4的点卡头饰30个。

  2、每个幼儿1―4的点卡一套,数量分别为1―4的实物卡片一套。

  3、地上画30个小圆圈,小圆圈分别画1、2、3、4个圆点,不同点数的圈交错排列,相同点数的圈之间相距约25厘米。

  活动过程:

  1、在贴绒板上摆出1、2、3、4条腿的板凳卡各一条,问幼儿: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区别?任意指着一条板凳,要求幼儿迅速点数,并说出板凳腿的数量或举起相应的点卡。

  指导幼儿比较分析:哪条板凳的腿最多?哪条板凳的腿最少?

  2、在贴绒板上摆出1―4的任意一张点卡,让幼儿点数点卡,说出它是几。然后在桌子上摆出相应数量的实物图片。

  3、游戏:跳圆圈。

  4个幼儿分别点数自己头饰上的圆圈,说出自己头饰上的圆点有几个,然后戴上头饰,站在起跑线上,老师说:“开始”时,每个幼儿沿着与自己头饰上的圆点数相同的圆圈一个接着一个双脚跳,谁先跳完,谁就为赢者,全体幼儿跳完后,交换头饰,再玩一次。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于是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

【小班儿童数学认知的发展】相关文章: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特点01-03

0到2岁儿童认知发展01-03

0到3岁儿童认知发展特征01-03

0到3岁儿童认知发展特征培训心得01-03

儿童的认知特征有哪些01-03

0-3岁认知发展特点01-03

儿童各年龄阶段认知01-05

3到6岁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01-03

3-4岁幼儿认知发展特点01-03

19到24个月认知发展特征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