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朵朵女性网>育儿> 早期教育需要认识的五个误区

早期教育需要认识的五个误区

时间:2021-04-08 15:35:28 育儿 我要投稿

早期教育需要认识的五个误区

  早期教育需要认识的五个误区,孩子的心理成长路上家长是不能缺席的,孩子的压力可能来源于父母的高要求,都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一起努力让孩子有更多的可能性吧。以下是早期教育需要认识的五个误区方法。

早期教育需要认识的五个误区

  早期教育需要认识的五个误区1

  误区1.早教课的主体是孩子

  很多家长以为,上早教课就是把孩子扔到课堂上,去跟着老师学东西。所以,自己心不在焉,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在一旁聊天或随意走动或者打电话。其实,早教课,教的是家长,不是孩子!

  早教课的意义在于帮助父母建立科学的早期教育理念,了解一些育儿知识,包括饮食、健康和开发智力等等;帮助家长及时把握宝宝的敏感期,协助宝宝一起感受新事物;让家长懂得孩子在每个成长阶段的特点、兴趣和能力;强调亲子互动,使家长通过与孩子共同游戏,掌握一些教育的方法与技能,等等。这就是为什么前面我说,感觉上早教课我比孩子还累的原因。因为,真正受教育的,是我啊。

  误区2.早教课的责任在老师

  有些家长把教育的责任全部寄托在早教课的老师身上,以为早教课的老师就像幼儿园老师或者小学老师一样,教书育人。其实,早教课的老师,主要是示范和引导,帮助家长和孩子进行互动游戏。

  很多家长花钱报了早教班,因为自己工作繁忙,就让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保姆,来陪孩子参加早教课,完成“陪读”的角色,心想反正有老师嘛。这都是不对的,最好由父母亲自陪伴孩子参加早教班,才能起到受教育的目的。

  误区3.早教课是开发智力,能让孩子更聪明

  有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只要上了早教课,我的孩子就会更聪明,就比其他孩子赢了一个起跑线。其实,早期教育不仅局限于智力开发,早教也不是培养“神童”,早教课的内容还包括为孩子创建一个成长环境,引发孩子的探索行为,促进孩子在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认知能力、情绪和社会行为这五大领域的全面发展。早教班并不是想象的神奇班,不是所有上过早教的孩子将来就有所作为,而没上早教班的孩子就什么都不是。

  误区4.早教=早学习

  我曾听一个反对早教课的妈妈说:“现在的孩子真是累,大小便都不能自理,就要到处上课?还在吃奶的小屁孩,就开始学习?”她对早教课产生了一个误解,其实,早教课并不是让宝宝来学习知识的`。

  很多家长喜欢用“会认多少个字”、“会背多少首诗”、“会数几个数”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孩子早教的效果。然而,早教课的最大意义并不在于教会宝宝唱一首歌、认一个字或者背一首诗,而是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生动有趣,让宝宝学的开心,在游戏中提高宝宝的独立性、想像力、记忆力、专注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等等。

  误区5.早教课的效果立竿见影

  有的家长说,感觉宝宝上了早教课,也没什么改变没什么进步。其实宝宝的学习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特别是1岁以下的小宝宝,接触的东西不会马上表现出来,不可能上了课立即就有效果。而且,因为早教课更注重潜能的培养和开发,所以早教效果短时期内难以发现。

  家长不能只重视结果,忽视过程,过分关注孩子是否有所进步。另外,也需要有心理准备,那就是:早期教育是有效的,但不等于所有的早教课程都是有效的。事实上,相当多的早教课程被染上了商业味,炒作成分多。

  早期教育需要认识的五个误区2

  如何帮助孩子摆脱电子产品

  这些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或iPad,对儿童的视力不利,因此大多数儿童都有近视。特别是对于2岁以下的儿童,由于眼睛的屈光等调节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所以此时,宝宝的眼睛将很难适应强光的刺激,这将导致长时间的近视现象。

  为了帮助孩子远离手机,首先,转移注意力,尤其是当孩子哭着要手机的时候,父母可以给孩子做一些事情,或者给一个孩子感兴趣的玩具,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就可以转移,第二是为孩子建立一个手机规则,这样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就可以逐渐减少,时间长了,孩子的坏习惯也可以改变。

  每个宝宝的视力都很重要,因为视力不好,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保证孩子的视力,让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这样就不会出现视力差的问题,而且也需要注意,不管什么时候,应该告诉孩子们手机对视力的损害。

【早期教育需要认识的五个误区】相关文章:

早期教育哪些方面会决策孩子的相貌01-18

0到1岁宝宝早期教育妙招01-17

儿童喂食的误区是01-16

儿童艺术教育的误区01-16

运动减肥常见的误区01-19

补水喷雾误区01-13

孕妇吃水果的误区01-21

锻炼腹肌的三大误区01-19

儿童语言常见误区01-16

注射玻尿酸的五个误区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