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朵朵女性网>阅读> 那些年的快乐都去哪儿了的散文

那些年的快乐都去哪儿了的散文

时间:2022-01-02 20:05:00 阅读 我要投稿

那些年的快乐都去哪儿了的散文

  那些年的快乐都去哪儿了的散文,在生活中,相信大家在一些社交平台上都看过很多散文,有些人会将自己的回忆感情写成文章,下面小编分享那些年的快乐都去哪儿了的散文,一起来看下吧。

  那些年的快乐都去哪儿了的散文1

  信息时代,互联网带给我们很多方便、快捷与欢娱,同时也带给我们很多纠结、矛盾与无奈。网络生活,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管是工作还是休闲,网络好像与我们捆绑在一起,不能分割。一天不上网,仿佛便和这世界有了距离;三天不上网,似乎就被这世界无情地抛弃了。稍不留神,就OUT了。

  那些闲适、缓慢、幽静的生活被网络打破了,旧时光里的那些小情趣、小快乐、小幸福都被网络取代了,那些泛黄的时光,被打上时代的烙印,留在某一个角落里,偶尔会想一想,有时会翻出来看一看,但再也回不去了。

  多年前,喜欢拍照片。

  那时,不管是一个人独自出游,还是和家人朋友一起,都会拍一大堆的照片,冲洗出来后,除了分给那些想要的人,自己也会留一份,逐一放到影集里。得闲时拿出来,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一下那些曾经去过的地方,那些曾经在一起的人。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渐渐的,不再冲洗照片了,拍回来的照片直接存储到电脑里,什么时候想起了,当然也会找出来看看,只是不再是和别人一起分享,而是一个人对着电脑默默发呆。

image.png

  多年前,喜欢写信。

  那时,常常会给父母写信,给朋友写信,给情人写信。所有的想念、牵挂、嘱托,都会从笔尖流淌到纸上,然后开始等待,等待那些远方的回信。有焦灼,有不安,也会有等待时心中生出的温暖。后来有了网络,有了手机,有了QQ,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下变得模糊起来,那些远在天南海北,甚至远在国外的人又似乎近在咫尺,很少会有人再拿起笔来写端端正正的方块字,那些写信等信的快乐时光,有如蝴蝶一般翩翩离去。

  多年前,喜欢听唱片。

  那时,不管在哪儿淘到一张唱片,都会翻来覆去地听,夜晚,清晨,或者某一个阴雨的下午,一个人静静地听。音乐如水一样“哗哗”地从唱片中流溢出来,欢娱耳朵,愉悦心灵,那样的时光,当真不是享受两个字所能表达和言传的。多年后,许多人不再听整张的唱片,也不必东奔西跑地去淘唱片,而是在网络上下载,想听哪首单曲就听哪首单曲,不必再满街去找,只挑自己最喜欢的,可是对于触手可得的东西,不知道为什么,却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

  多年前,喜欢看电视。

  那时,一家人守在一起,围着一个12寸的黑白电视看得津津有味,一边看电视,一边闲聊,一边嗑瓜子,一边喝茶水。其实看电视的视觉快乐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在忙碌了一天之后,能有一段其乐融融的相守时光才是最幸福的。多年后,没有人再看电视,一家三口人,一人守着一台电脑,和别人聊天,看别人的视频,浏览八卦新闻,玩游戏。书房一个,客厅一个,想说话居然通QQ传达,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跑哪儿去了?

  多年前,喜欢看报纸。

  那时,一张报纸一杯茶,常常能混过很长一段时间,先看新闻,再看副刊,最后看广告,连犄角旮旯也不放过,看报纸成了早餐前后,或者如厕时最大的享受。多年后,很少有人再看报纸了,手机上,电脑上,什么新闻都有,真的假的,鱼目混珠,泥沙俱下。最不济,也会上网看个数字报,数字杂志,谁还去买报纸?

  多年前,喜欢写文章。

  那时,文学的门槛比天还高,很大一批文学爱好者,头悬梁,锥刺骨,披星戴月,夜里不睡觉,趴在书桌前写稿,笔尖沙沙地在稿纸上游走,杀死了很多脑细胞,浪费了很多的精力,却是发表无门,在家和邮局的路途上来来回回奔波,心中却揣满了梦想和信念。多年后,没有人再在稿纸上浪费时间,很多喜欢写文字的人再也不用孤芳自赏,上传到网络,一不小心浪得个虚名也是有的。

  那些正在日渐被取代的小快乐还有很多,都被丢弃在时间的荒野,时代就像一个巨人的'脚步,毫不犹豫的向前挺进,不管我们对旧时光多么留恋,多么不舍,多么不想放手,可是终究都会被巨人的脚步辗成粉末。

  那些年的快乐都去哪儿了的散文2

  那些年我们追忆过的快乐散文

  童真离我们越来越远,渐变模糊。

  那些年我们幼小的身影在记忆的海峡依然清晰可辨,那些年我们的快乐是那么简单;一起光着脚丫在柔软的田野里疯跑;一起吃着刚刚从果园里偷来的那枚硕大的西瓜,庆幸没能被农夫抓住而欢笑;小脸蛋上全是被柴火熏的烟灰,两眼却全神地注视着火苗的跳动,因为在火堆中烤着的那个大红薯已吱吱地冒着香气……在大人的眼里我们这群小孩像野地里的草整日里在风中撒欢似地疯长着。

  黄昏时分,村庄里升起了袅袅炊烟,我们在打麦场里扮演着《封神榜》的游戏,喊杀着、四散地奔跑着,愤怒的笑脸都为希望自己是二郎神或者哪吒的角色而争得通红,都为不愿做朝戈那边的人而苦恼着,没有办法只好石头、剪刀、布或手心、手背啦。欢笑着、欢呼着,为自己能成功地作为姜子牙的部下而欢呼着、奔跑着,游戏开始了,杀呀,救命呀,雷震子你在哪呀,快来救我……打麦场里尘土飞扬,闹哄哄一片好似那戎马驰骋疆场一般,四处硝烟滚滚的景象。“狗蛋,狗蛋,回家吃饭啦!”村子里陆陆续续地传来了唤自家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孩子们玩得正在兴头上,被熟悉的呼唤声惊醒,怀着意犹未尽的兴奋,带着满脸的灰尘和满头的汗水往家走去,并约好了明天还要做哪吒。

image.png

  母亲总会在自己的家门口候着,看见自己的孩子拖着一身的尘土和满脸的汗水,母亲的脸上总是流露出慈祥的笑容,将孩子揽在怀里,为孩子拍拍身上的尘土,用手指轻轻点一下孩子的额头,“又跑哪去野了……”母亲那温暖的布满茧子的手总会牵着孩子的小手往家走去,亲切地说声:“走,回家吃饭。”

  我们的天真有过快乐,也有过让自己害怕的惊心动魄。冬天的阳光总是懒洋洋地照耀着大地,那些年我们最开心的就是在冬天吃烤馒头,馒头皮被烤得金黄、干脆,夹点自家腌的咸菜和油泼辣子,吃起来特别有味,特别香。然后往往在家里吃烤馒头并不能满足我们的幼小心灵,总喜欢从家里拿上半个馒头,一群小孩找个地畔角落生堆火,爬一圈烤馒头。看着自己馒头某一部位慢慢变黄,小脸上流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由于我们的烤馒头情结,那个叫军的同伴将自己家门前,他爷爷一个冬天砍来的柴垛给点着了,冲天的火光,我们吓坏了。由于干柴被烧得噼里啪啦炸响,火星渐在了他的棉衣上,我们都吓傻了。只见他的棉袄不住地冒烟,最机灵的那位告诉我们快掏出自己的“小水枪”,一起向军棉的袄冒烟处发射,终于棉袄不冒烟了。被烧了个破洞,我们都不敢回家,所有的小家伙缩在窑背顶上,看着大人们忙着往柴摞上不住地浇水、倒土,为这件事我们差不多回家都挨了一顿板子。

  那个年龄我们最容易被感染或模仿,记得那年村里只有两台黑白电视机,黑天白夜地缠着去人家看电视,哪怕是广告都看得那么有滋有味。最让我们追忆的是95李若彤版的《神雕侠侣》,幼小的心灵被小龙女与杨过的影子深深感染,觉得自己长大就要做杨过这样的人,发誓等自己长大一定要讨小龙女这样的媳妇。为此在小学的校园里,我们有意把自己的右胳膊从袖筒里抽出来挨着肉憋屈着,让那只空袖子在奔跑中迎风摆动,在心里满足地感觉到自己就是杨过,遗憾的是身边没有小龙女。但是在心里从此也萌生了我们心中的爱情,渐渐喜欢上了那个叫莉的女孩,因为她长得最漂亮,学习也非常好,那时并不懂什么是爱,就是喜欢多看她一眼,看见她看自己的时候小心脏就会咚咚的跳过不停,呼吸也特别紧张。甚至回家大人开玩笑地问自己,在学校找媳妇了没有,我们总会骄傲地昂起头回答:“找了。”

  那年,我们都上了中学,记得那个叫莉的女生从此与我们分别,去了一个我们那时候认为很遥远的地方读书,手里握着她那小小的一寸黑白照片,我们集体在哪周六蒙蒙细雨的街道上高声地唱着光头李进的那首《你在他乡还好吗》,我们稚嫩的嗓音高声地在雨中伴随着那熟悉的旋律唱响着:“你在他乡还好吗,可有泪水打湿双眼,手中握着你的照片,我真的感到你很遥远……”

  中学的那一年,《古惑仔》系列影片将我们青春的激情烈焰点燃,陈浩南、山鸡成了我们新的偶像,大部分男生开始留长发,染黄毛,省了一个月的饭钱,买了条牛仔裤,膝盖上绞几个破洞……那时候感觉到自己特别帅,开始追寻江湖情,开始讲求哥们义气,甚至花两块五毛钱买瓶半斤装的二锅头,开始洒血为盟结拜兄弟。在午后的街头,我们手持钢棍、砍刀、木棒,腰间别着单放机,单放机里嚣张地怒吼着《古惑仔》的主题曲《激情燃烧的岁月》,不住地摔着自己头上的那几根长毛,从街西头往街东头大踏步迈进着,我们开始酗酒、抽烟、打群架,觉得自己的样子超酷、超帅,甚至连老师看见我们也畏惧三分,因此有人称我们“流氓”。我们成了问题学生,教导处开始教育我们,要求我们戒烟、理发,我们抗拒着,最后山鸡因为从街东头砍倒街西头,被派出所带走了,我们老实了,古惑仔从此也解散了……没过多久就要面临中考,我理了发,剪得特别短,单放机里也换上了英语磁带,空余的时间也喜欢默默地听那首老狼的《同桌的你》,就这样告别了古惑仔,告别了篮球场上的叱咤风云,开始认真地面对我们的中学时代。

  岁月改变了我们的容颜,却永远抹不掉那些年我们追忆过的往事!

【那些年的快乐都去哪儿了的散文】相关文章:

残损人民币都去哪了12-25

那些错过的时光12-24

那些年奇葩面试被刷的理由12-30

那些心情烦躁的说说12-26

快乐大本营怎么了?12-29

山坡哪儿去了儿童故事12-23

历史评书那些事儿的怀旧美文12-27

说说企业凝聚力的那些事儿12-30

那些上班族们挥霍的日子12-28

蒲公英的约定散文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