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朵朵女性网>女人悠闲> 近2500个银行网点在一年内关停

近2500个银行网点在一年内关停

时间:2021-12-28 14:52:36 女人悠闲 我要投稿

近2500个银行网点在一年内关停

  近2500个银行网点在一年内关停,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仍面临理念、机制、人才、技术、数据等多方面挑战,数字化转型之路任重道远,近2500个银行网点在一年内关停。

  近2500个银行网点在一年内关停1

  银行网点正在快速缩水。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银行物理网点的渠道依赖度逐渐减弱,关停撤销数量逐渐增多。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银保监会金融许可证信息平台的数据统计发现,截至12月24日,今年以来商业银行机构共有2459家银行网点终止营业。仅12月24日一天就有29家商业银行网点选择关门。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中国银行业的网点数量已连续三年出现下滑,去年关门的网点也逼近3000家。

image.png

  离柜率不断升高

  退出的网点不乏一些已经营业超过30年的老网点,如常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一中分理处,批准成立日期是1988年8月1日,距今已经33年。达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城区支行成立于1993年5月1日,距今也已经近40年。

  和此前相比,今年城商行和农商行关停的家数出现快速上涨,特别是一些三四线甚至五六线的城市的网点成为关停的重灾区。终止营业后,银行网点要及时拆除相应标识及标牌,不得对外再办理任何金融业务。各家网点要妥善处理好善后事宜,也有部分银行网点分代理处明确表示将并入其他区域的网点。

  从银行的半年报中也可以发现网点精简合并的迹象。今年上半年工、农、中、建四大行合计减少 187 家网点或机构。

  在分析人士看来,银行网点关停的背后,离柜业务率走高是主要原因。而今年疫情的局部反复,又为银行加码线上布局提供契机,物理网点的改造转型更为迫切。

  中国银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平均离柜率达到89.77%,相较2018年的88.67%提高1.1个百分点,而2013年银行业平均离柜业务率则是63.23%。 2020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离柜交易达3709.22亿笔,同比增长14.59%;离柜交易总额达2308.36万亿元,同比增长12.18%。

  “一天来不了几个客人,我们以前有5个办事窗口,现在由于线下办理业务的客人少,我们一般只开三个,即使这样也是门可罗雀。网点高峰期时,有30多个员工,现在则是20个上下。”一家国有大行广州某支行的负责人表示。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部分银行在社区支行建设上采取冒进策略,社区支行设立未经严格论证,一定程度上存在过多、过滥现象,脱离了业务发展实际,这是目前部分股份制银行裁撤社区支行的主要原因。而且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网点减少也是必然的趋势,未来这种情况依然会延续。”

  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表示,银行网点关停是一种正常现象,伴随着金融业务的数字化转型以及移动端用户规模的扩张,银行需要衡量网点的盈利情况,并根据经营业绩做出合理调整。

  同时,银行网点的改造力度一直居高不下:2017-2020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造营业网点的数量分别为10700个、8006个、15591个、12800个。

image.png

  1个亿存款才能盈亏平衡

  联讯证券的研报显示,从国外的数据来看,一方面利率市场化改革会导致银行业整体利润水平在短时间内出现大幅下滑,行业竞争加剧,网点作为银行最为昂贵的渠道资源,能否实现有效回报将决定银行的整体绩效水平。不过,明显可以看出,上市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明显下降。另一方面,网点租金和人工成本上涨、硬件维护成本和设备更新投资需求也在竞争压力下大幅被动上升,进一步加大网点的盈利压力。

  “银行减少物理网点已经是大势所趋,不仅网点减少,单个网点的营业面积也在缩小,过去那种高大上的网点现在已经一点难求。银行网点根据所在区域、面积、设备数量和员工数量的不同成本有所不同,三四线城市因为房租、员工成本低肯定会大幅低于一二线城市。据我们测算大城市的一般1个亿的存款是盈亏平衡线,不过现在息差越来越窄可能不止这个数字了。”长三角一家城商行的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网点大幅减少的背后则是银行人员的缩编。 对比 2021 年的半年报与 2020 年年报数据发现,上半年四大行的人员也减少了 22355 人。其中工行由去年末的 44 万人减少至 43 万人,农行由 459000 减少至 454081 人,中行由 309084 人减少至 305594 人,建行则由 349671 人减少至 345755 人,合计四大行上半年减少了 22355 人 (备注:以上数据均不含劳动派遣)。

image.png

  不过也有一家农商行负责招聘的人士告诉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人员减少其实是结构性的变化,前台操作人员缩编,但是一些后台岗位,如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则一直是求贤若渴。减少的主要是柜员,因为很多原来柜台业务现在通过线上或者机器就可以完成,但是科技人才则长期处于招聘状态。比如我们招聘一个架构师,起薪大概是 60 万,但是招聘了几个月还是没有合适的人员。一是因为该岗位对人员素质要求确实较高,既要懂技术又要会金融,其次薪酬的吸引力不足,当然这个薪酬对于银行来说已经不算低了,但是相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只是个中位数。

  不过也有机构力挺网点,中信建投分析师杨荣认为,银行网点依旧重要。仍然有很多客户对物理网点具有偏好,此外,物理网点在复杂业务处理、线上线下渠道打通、生态场景融合的角度仍然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角色。

  杨荣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未来网点转型的趋势是三化:智能化、场景化、轻量化。智能化:借助网点的智能化、自动化设备,联合线上大数据平台实现智能营销、智能安防;场景化:基于融合本地生活场景的“社区化”,与基于吸引流量体验为主的“IP化”。轻量化:线上线下进一步融合,高效提升获客能力,将线下空间高效利用,节省人力成本,高效运维。

  近2500个银行网点在一年内关停2

  近年来,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在此背景下,银行网点数量持续减少。《证券日报》记者根据银保监会金融许可证信息平台数据统计发现,今年以来,截至12月22日,商业银行机构共有2398家银行网点终止营业。

  在离柜率逐年攀升、物理网点数量持续下降的背后,是线上渠道与电子业务占比不断提升,以及银行渠道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持续推进。从技术应用看,银行业也在持续加大金融科技资源投入,全面深化科技与业务融合。

  银行网点数量持续缩减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银行物理网点的渠道依赖度逐渐减弱,关停撤销数量逐渐增多。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中国银行业的网点数量已连续三年出现下滑。今年以来,银行网点数量减少的趋势仍在持续,据银保监会金融许可证信息平台披露信息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2月22日,商业银行机构中已有2398家网点终止营业。

  今年上半年,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的网点数量除工行小幅增加了23个以外,农行、中行及建行分别环比减少94个、31个和85个。与网点缩减同步的`是银行人员的减少,仅在2021年上半年,上述四大国有银行对比年初合计减少了2万余人,这其中大部分来自网点前台柜员的减少。

image.png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与网点同时减少的还有ATM自动取款机。央行公布的2021年三季度支付体系总体情况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全国存量ATM机为95.97万台,较去年同期减少6.94万台。

  银行网点数量不断减少的背后,离柜业务率走高是重要原因。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银行业的平均离柜率分别为84%、87.58%、88.67%、89.77%。2020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离柜交易达3709.22亿笔,同比增长14.59%;离柜交易总额达2308.36万亿元,同比增长12.18%。

  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对《证券日报》表示,银行网点关停是一种正常现象,伴随着金融业务的数字化转型以及移动端用户规模的扩张,银行需要衡量网点的盈利情况,并根据经营业绩做出合理调整。

  技术主导网点转型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兴起,银行网点也在做出改变,推出了线上线下融合、大数据作为后台支撑、智能设备作为前台服务的新型智慧网点。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越来越多银行分支网点启动了数字化、智能化、场景化改造。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在推进数字化转型方面持续发力,不少银行还加大了对于区块链、数字人民币等金融科技领域的布局。

  同时,上市银行也在三季报中提出加强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例如,浦发银行通过全链路数字赋能,推动全景银行建设进入新阶段。在科技与业务融合方面,浦发银行通过强化数据驱动,持续赋能财富、代发、快捷支付及风控场景经营。北京银行以“211”工程和“京匠工程”为牵引,在业务数字化方面,强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识别在各业务领域的应用。

  日前,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2021年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赋能组织成长趋势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2020年银行机构信息科技总投入为2078亿元,同比增长20%;金融机构科技投入在营收中占比大幅提升,部分银行科技投入占比达到4%以上。

  不过,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仍面临理念、机制、人才、技术、数据等多方面挑战,数字化转型之路任重道远。多数银行业内人士认为,战略执行缺乏配套制度流程、创新技术人才不足、数据质量和数据治理问题是当前数字化转型面临的主要挑战。

  苏筱芮表示,在金融科技人才方面,一些区域性银行难以吸引到高级金融科技人才;在组织架构与协调性方面,数字化转型需要各业务部门自上而下配合,或是专门成立数字化转型相关的部门,一些银行在行动力方面有所缺乏;在成本收益方面,数字化转型的前期势必投入大于产出,如何衡量不同方案下的成本及未来预期收益仍面临挑战。

  “数字化转型中还存在数据治理和战略的问题。”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数据的全面性和合规性还有待加强;另一方面,银行对战略重视不够,很多银行数字化转型只停留在业务转型,特别是中小银行还没有从战略层面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整体规划。

image.png

  转型既靠硬实力也靠软实力

  在未来线上+线下渠道全面融合的趋势下,银行线下网点必须向更高效服务于全渠道销售转型,不仅需要做到物理技术上的“硬实力转型”,同样也要做到营销服务上的“软实力转型”。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银行在数字化网点建设中,更多侧重学习外在经营模式,而忽略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业内人士也表示,在尝试数字化转型的同时,营业网点应当更加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注重对客户服务的提升,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十四五”规划中也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紧跟最新科技动态,持续探索科技赋能,有序推进在产品与服务、合规与风控、管理与运营等方面创新应用的落地,在降本增效的同时提升核心竞争力。

  中信建投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杨荣表示,未来银行网点必然要向营销转型,但目前银行网点的人员配置与实际需求严重不匹配:一方面,银行网点急需有专业知识、有经验的营销人员;另一方面,现有的部分银行营业人员年龄偏大,不愿转型销售,造成目前银行现有营业人员效率不高,因此,银行网点需要进行人力资源优化。

  黄大智也表示,银行应将流量作为客群经营的关键要素,对于重点客群,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全局性经营策略,探索多个场景应用为用户提供更多元的服务。

  对于银行网点未来展望,苏筱芮指出,线下网点不一定是“鸡肋”,结合市场需求加以创新改造,或将成为银行网点开展新型经营模式的突破口。例如,近年来陆续有机构尝试咖啡银行、书店银行、蛋糕银行、电竞网点等,既能够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来获得市场良好的关注度,打响机构品牌;也能够吸引指定客群,借助异业合作的方式来巩固银行的客户资源。

  近2500个银行网点在一年内关停3

  网点关停、人员缩编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银行的竞争优势已日渐式微。与此同时,投资者理财需求日益提高,券商、资管等机构的兴起丰富了行业形态,特别是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的迅速发展,因其服务内容多元、个性化强,成为不少投资者的选择。

  近日,银保监会公布一则行政批复,同意开业才不到三年的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分行终止营业。

  实际上,中行兰州分行的关停并非孤例,近年来银行网点“关停潮”愈演愈烈,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近一年商业银行机构关闭的网点数达到3196家。

  业务不断减少,经营成本却居高不下,为避免长期亏损,银行选择关停入不敷出的网点。伴随而来的,还有银行人员的缩编:对比2021年的半年报与2020年年报数据发现,上半年四大行的人员减少了2.2万余人。

  如果说网点关停、人员缩编只是表象,那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银行的竞争优势已日渐式微。但国内投资者的财富增长仍在加速,理财需求也在日益提高,新的财富管理时代我们该何去何从?

image.png

  银行竞争优势不再

  银行竞争优势的削弱无外乎是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加之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北交所设立、私募股权大放异彩,市场上的直接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商业银行的话语权有所削弱。

  另一方面,银行理财的“正本清源”也带来了行业的重塑。

  过去,银行理财业务通过各种“擦边球”操作,无序扩张,积累了过多风险。2016年至今,《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资管新规”先后发布,银行业迎来了“正本清源”。

  在银行理财业务规范转型过程中,理财子公司改革是重点。监管的初衷是希望将银行理财从银行体系隔离,这也导致了,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产品,原则上和银行母公司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各种风险既不能在不同产品间转移、也不能在时间轴上进行平滑,丧失了部分消化风险的能力。银行理财被拉回至同一起跑线,与其他资管产品并无不同,是赔是赚,完全由投资者自负盈亏。

  至此,银行理财正式甩掉了刚性兑付的包袱,逐渐丧失原有的核心竞争力。

image.png

  理财需求提高,行业形态丰富

  虽然银行理财竞争力不再,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投资者的财富增长之快、财富管理需求之旺盛也是不争的事实。

  截至2020年末,以个人金融资产计算的中国财富管理规模已达205万亿元,这一创下历史新高的数据,让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

  在“巨大的蛋糕”面前,外资机构正在竭尽全力进入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中资机构也在加速“内卷”,国内财富管理的大变革即将到来。

  投资者不再单一地依赖传统银行渠道进行理财,无论是外资资管公司、金控集团、保险公司,还是规模相对较小的券商、公募基金,以及来势汹汹的互联网平台都竞相加入战局,丰富了行业形态。

  特别是很多独立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依托销售牌照和综合化服务优势,整合市场优秀产品资源,也能够为不同需求的投资者提供更加匹配的金融投资产品,在财富管理市场上渐渐确立了自身地位。

  总而言之,在银行渐渐丧失竞争优势的背景下,整个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生态逐渐丰富,对投资者的未来财富管理生活而言,既是挑战,也是利好。

  挑战在于,投资者无法再“闭眼投资”,需要擦亮眼睛绕过大坑,在形形色色的机构中挑选出靠谱的机构。一般而言,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筛选:

  1、有可以提供财富管理的牌照:比如基金销售牌照、私募基金备案等;

  2、有清晰的治理结构:股东会、董事会等公司内部治理系统清晰完善;

  3、有丰富经验的管理层:高级管理层团队金融从业和管理经验丰富;

  4、有财富配置能力:可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等提供多元化、综合化、个性化的资产配置方案。

  而与挑战同在的利好则在于,在这场结构性和规模双双巨变的财富管理变局中,随着本土金融机构的进化和外国金融机构的进入,未来理财会更专业、更科学,市场会更健康,一个多方受益的时代正在到来。

【近2500个银行网点在一年内关停】相关文章:

属蛇女人的弱点在哪里12-25

“考研房”一房难求,价格暴涨最高近10倍12-24

驾驶证过期一年内换证要罚款吗12-26

2022一级建筑师报名官网12-25

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自2010年起增长近一倍12-25

2022网红词语12-24

部分平安果单颗卖出近30元价格12-24

最火的网红词12-23

2022年网红励志语录12-23

2022网络流行词语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