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朵朵女性网>育儿> 黄疸的中医治疗方法

黄疸的中医治疗方法

时间:2022-01-25 10:16:32 育儿 我要投稿

黄疸的中医治疗方法

  黄疸的中医治疗方法,绝大多数新生儿出生都会有黄疸,只是轻微和严重的区别,有黄疸其实也不用太担心,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便会消散,下面来了解一下黄疸的中医治疗方法。

  黄疸的中医治疗方法1

  1、阴黄:黄色不明显,下身黄而上身不黄;小便夜间不舒服,白天通利。病因是轻微湿,治疗宜用“去黄散”6—15克加茯苓、泽泻、薏米之类或五苓散。连服数剂即退。

  2、阳黄:黄色如金,上身眼目尽黄,下身不黄;白天小便不畅,或痛或不痛,夜间正常;病因是轻微湿,治疗宜用“去黄散”15—18克加升麻、橘梗、茯苓、花粉、麻黄芩等,数剂即愈。

  3、热黄:口大渴,多饮反觉不快,一身尽黄;眼目发黄色淡,小便急数疼痛,尿色如黄汁。病因热结膀胱。治疗宜用“去黄散”15克加龙胆草、栀子、白芍、茯苓、泽泻等,大热泄黄疸亦除。

  4、寒黄:畏寒怕冷、腹中疼痛、按时缓解;一身黄疸、眼目白,小便清长、夜间尤多。病因是寒结膀胱。治疗宜用“去黄散”3—6克加白术茯苓、山药、芡实、薏米、附子等,温命门,10—15剂痊愈。

  5、湿黄:一身上下尽黄,眼目具黄;身浮肿、按之如泥;病因是水湿之病。治疗宜用“去黄散”12—15克加升麻、牵牛子、车前子、泽泻等,慢慢调理即愈。

image.png

  6、燥黄:胸前发黄病因是肺金燥极,发于胸前。治疗宜用“去黄散”3克加麦冬、栀子、白芍、陈皮、天冬、元参、花粉、白芥子等,数剂痊愈。

  7、血黄:上下一身,眼目具黄,发热、烦闷、腹痛。病因是血瘀。治疗宜用“去黄散”3—6克加丹皮、牛膝、当归、栀子、川芎、大黄等,长服即愈。

  8、气黄:头面多黄、不发热、轻微活动乏力、小便不数,大便燥。病因是气虚不能运化。治疗宜用“去黄散”12克加人参、白术、茯苓、车前子等,气旺则愈。

  9、新生儿黄疸:出生2—3天即可出现黄疸,10天左右达到高峰。病因是胎儿感受孕母湿热之气。治疗宜用“去黄散”10克加栀子、郁金、白术、鸡内金等7剂大部分痊愈。

  10、手足黄:身不黄手足反黄。病因是湿热壅闭与中焦。治疗宜用“去黄散”15克加白术、茯苓、陈皮、甘草等,慢慢调理可治愈。

  黄疸的中医治疗方法2

  1、湿热发黄治则:清热利湿退黄。

  主方:茵陈蒿汤加减。

  加减:热重者,加黄芩6克、黄连1.5克;浮肿,加猪苓6克、茯苓6克、泽泻6克;呕吐,加半夏6克、竹茹3克、陈皮3克;腹胀,加权实6克、厚朴6克。

  主方分析:此证由湿热熏蒸而引起,茵陈蒿汤为专治湿热发黄的有效方剂。其药性大苦大寒,用量不宜过大,皆因新生儿脏腑娇嫩,脾胃薄弱,过用苦寒,恐伤脾胃。

  处方举例:茵陈6克、山栀6克、生大黄3克(后下)、泽泻6克、茯苓6克、车前子6克(包煎)、姜竹茹3克、甘草3克。

image.png

  2、寒湿发黄治则:温中化湿。

  主方:茵陈理中汤加减。

  加减:食少便塘,加茯苓6克、苡仁6克;形寒肢冷,加附子3克(先煎)、吴英3克;呕吐,加半夏6克、陈皮3克。

  主方分析。此方重点在调理脾胃,温中散寒搜集整理振奋中阳,疏通气机,为治疗寒湿发黄之主方。

  处方举例:茵陈6克、干姜3克、党参6克、白术6克、茯苓6克、吴萸3克、陈皮3克、甘草3克。

image.png

  3、瘀结发黄治则:活血化瘀消积。

  主方:茵陈蒿汤、血府逐瘀汤加减。

  加减:若神软乏力,哭声微弱,加党参6克、白术6克;皮肤瘀斑,衄血,加蒲黄炭6克、仙鹤草6克。

  主方分析:血府逐瘀汤重在活血祛瘀,疏理气机。茵陈蒿汤,清热利湿退黄。两方合用,可清热利湿,化瘀消积。此方不仅有大寒大苦之品,且有行气活血之药,应注意损伤脾阳。

  处方举例:茵陈6克、山桅6克、生大黄3克(后下)、桃仁6克、红花3克、川考6克、牛膝6克、甘草3克。

【黄疸的中医治疗方法】相关文章:

治疗背上痘痘的方法01-23

儿童脑瘫治疗方法01-17

脑瘫儿的康复治疗方法01-18

早迣的简单治疗方法01-22

失眠的中医调理的方法01-15

儿童大脑发育迟缓的治疗方法01-14

脑部发育迟缓治疗方法01-22

手指麻木最快治疗方法01-19

宝宝晚上睡不安稳的治疗方法01-16

小儿脑瘫的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法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