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朵朵女性网>阅读> 青少年如何传承工匠精神

青少年如何传承工匠精神

时间:2022-04-02 08:49:23 阅读 我要投稿

青少年如何传承工匠精神

  青少年如何传承工匠精神,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大国工匠了,而工匠精神其实就是一种职业精神,它体现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那么青少年如何传承工匠精神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青少年如何传承工匠精神1

  学生如何培养工匠精神

  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核心在践行,关键在要明了和锁定工匠精神所蕴含的目标维度。只有首先确立要达到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才会有方向、有定位、有远方,才能瞄准标高,凝心聚力,逐梦前行。这样的目标就是怀匠心、铸匠魂、守匠情、践匠行。

  怀匠心。匠心,即能工巧匠之心,它是指精巧、精妙的心思,本质上就是创新之心。成语中的匠心独运或独具匠心,指的就是这样的灵明独到之心。匠心是工匠精神的第一位要素,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和灵魂。因为心是精神之宅、智慧之府、载体之本。古人强调:“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可见,心是神明,心是主宰。反之,失却匠心,工匠就沦为庸匠,精神也就随之贬值,沦为低阶的、不足为道的存在。换言之,工匠精神如果抽掉了匠心的内涵,只剩下形而下的操作,恐怕离匠气也就不远了。所以培育学生怀持匠心,生成匠意、匠思、匠智,亦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品格,是工匠精神培养的首要任务。

  铸匠魂。什么是工匠之魂?是德,是人的品德、品行、品格。德是工匠精神的支柱。古人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可见,工匠之才是由工匠之德统领的。有学者强调:“人因德而立,德因魂而高。”德,就是工匠精神的统领与根本,是工匠精神的内涵和灵魂。因而培养工匠精神必须铸匠魂、立匠德。人有了德之魂,才能立世生存、行之久远。

  职业教育必须践行立德树人的“育人铸魂”工程,与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素养。要搜集和整理具有育人效应的大国工匠、大师劳模们的成长案例,融入到德育课程中,让学生在职业学习过程中,眼中有标杆、心中有榜样、效学有依托,真正成为追寻大师、德技双修的人。

image.png

  守匠情。匠情之情是情怀之意,是人们对事物怀持的或投射在事物之上的积极、崇高、富有正能量的情感与态度的.总和。守匠情,即怀持和坚守工匠情怀,这种情怀内在地包含了人的价值取向和职业态度,是工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匠情怀包括热爱情怀、敬畏情怀、家国情怀、担当情怀、卓越情怀等。这些情怀在大国工匠、非遗大师身上都有突出体现。

  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就是要培养他们崇高的家国情怀、职业的敬畏情怀、负责的担当情怀、精益的卓越情怀,学习大国工匠身上的这些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态度,这样才能真正得大师真传、汲精神滋养,将自己磨砺锻造成大写的人。

  践匠行。匠行是指工匠们做事的行为和行动。培养工匠精神不是因为它是热点和时尚,为了蹭热点、追时尚、贴标签才随之起舞。它是需要真抓实做、大力践行的。践匠行需要明了匠行基于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生成的独到的行为特征:

  执着、精技、崇德、求新等。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就是要按照这样的准则和标高,去培养学生脚踏实地专注做事的精神,培养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境界,培养学生遵道守德、无私敬业的品格,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德润身、技立世、品高端的深受欢迎的人才。

  青少年如何传承工匠精神2

  所谓“工匠精神”,简言之无外乎三点要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三个词,十二个字,却苛刻得令人敬畏要耐得住寂寞,高中历史,受得住诱惑,克服得困难。

  具体而言,就是从思想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从行为上持续专注、注重细节;从目标上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精神。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都应该坚守的信念,尤其是青少年从小应该培育的道德信仰。

  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培育“工匠精神”呢?

  一是要传承好中华文化。“工匠精神”蕴藏在中华文明的宝藏之中,蕴含在每个青少年的传承之中。中国的工匠文化深厚而悠久,如历史传说中的庖丁、鲁班、欧治子等等,是中国古代工匠高超技艺的表现。挖掘中华文明中的“工匠精神”,拾起老祖宗留下的珍贵的精神文明财富,是培育“工匠精神”的基础。

image.png

  二是要学习好专业知识。广大青少年应根据自己的学情和特点,进一步加强学习,选择适当的方法和途径,学习和工作中精益求精,成为在某一领域独当一面的专业人才。

  三是要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广大青少年不仅要成为具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也要牢固树立精益求精、敬业守信的职业态度。青少年在提升自己专业技能的同时,要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于学习和工作的全过程,使“工匠精神”培育与专业技能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

  一个健全的人必须掌握一技之长,并获得一份工作。如果没有严谨、完整、高标准的职业培训系统,一个国家就不可能取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功。

  工匠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工匠精神除了要依靠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家长和学校要从小培养青少年学习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让青少年从小认识坚持、细心、严谨的重要性,并身体力行地去学习和实践。也只有这样,青少年才能更快地融入到“工匠”的角色中,更好地学习。

  青少年如何传承工匠精神3

  “工匠精神”是追求极致的精神,其核心内涵在于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职业,而是当作事业,不仅仅把工作当成获取报酬、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树立起了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工匠们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融入每一个环节,生产出一流的产品,给客户提供无可挑剔的体验。

  这种宝贵的职业精神需要职业学校通过开设相应的课程进行系统阐述引导,并在具体的实习实训操作中得以强化训练,同时也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发挥企业育人的主体作用。 说到“工匠精神”,我们总会想到瑞士的手表、德国的机械、日本的管理。正是由于对“工匠精神”的尊重和坚持,才造就了这些国家名企名牌辈出。

  据报道,截至20XX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企业长寿的秘诀是他们都在传承着宝贵的“工匠精神”,大多“术有专攻”,立足本行,心无旁骛,在某一细分产品上不断积累优势,最终成为各自领域的“领头羊”。

  在我国,企业“短命”现象并不少见,虽然我们具有“庖丁解牛”、鲁班、卖油翁等历史悠久、脍炙人口的“工匠”式传奇,但如今却常常被“差不多”文化所取代,“差不多就行了”成了许多人的工作生活态度。在这种文化氛围里,“工匠精神”的没落和消亡在所难免。

image.png

  更令人担忧的是,企业自身的这种职业态度势必对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职业观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扎根”,企业必须转变观念,致力于打造百年老店、民族品牌、

  国际名牌,并积极营造培育“工匠精神”的良好环境,主动承担教育人的重任。长期以来,职业学校形成了优先保证就业和满足学生糊口营生的办学理念,重“传技”,轻“育人”,甚至片面追求升学率和“绑架”技能大赛,忽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因此,职业学校要转变办学理念,修正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改革,将职业素养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尽快补上“短板”,

  走出过于重视技能传授、文化教育,而忽视职业素养培育的误区,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扎根”、开花、结果,进而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产生“蝴蝶效应”。

  培育“工匠精神”还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全力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尊重职业、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在制度层面上让工匠们受人敬重、体面工作,成为职业学校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保证工匠们不为基本生计所困,潜心无忧钻研,成为具有高度定力和魅力的“大国匠人”,此乃民族的希望所在。

【青少年如何传承工匠精神】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自身工匠精神03-31

应该如何培养工匠精神03-31

谈谈如何培养工匠精神03-31

学生如何发展工匠精神04-01

如何培育自身的工匠精神03-31

培育工匠精神04-01

工匠精神个人感言04-01

工匠精神的内涵03-31

培养工匠精神的方法04-01

弘扬工匠精神800字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