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朵朵女性网>阅读> 文章盲人阿炳

文章盲人阿炳

时间:2022-03-30 11:02:21 阅读 我要投稿

文章盲人阿炳

  文章盲人阿炳,生活有时候是不公平的,有些人一生下来健康,但有些人却是残疾,例如文中的阿炳。不过阿炳用自己的乐观和坚强活出了快乐的生活出来,来欣赏文章盲人阿炳。

  文章盲人阿炳1

  阿炳本来不叫阿炳,他听人说,以前有个[着]名的瞎子叫阿炳,是个音乐人,拉过有名的二胡《二泉映月》。于是阿炳把爹娘给他起的原名“阿亮”改成了阿炳。关于名字,他甚至抱怨过爹娘,“什么阿亮、阿亮的,生下来反而是个睁眼瞎,大概是这名字惹的祸?”

  阿亮想,既然瞎了,就得瞎着过,瞎也有瞎的活法!那个拉二胡的不是也能拉出个名堂来吗?于是阿亮快速的成了“阿炳”,经过三个月的苦练培训,阿炳成了一位盲人按摩师。

  初次见阿炳,还以为他是个明眼人呢。阿炳竟长得出奇的帅,他居然穿着一套黑色燕尾服,还打着一条红色领带,看起来很是干净利落。

  阿炳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与人交流时还不时眨一下眼睛。如果不是他走路时被楼梯上那个板凳绊了一下,我会认为阿炳是装瞎,怎么能有如此帅气、有范儿的瞎子呢!

image.png

  别看阿炳是个盲人,他不仅有个比自己小三岁的俊媳妇,还有个机灵的儿子。每逢周末,8岁的儿子就过来给阿炳当小工,或帮客人递水果盘,或是在客人走后整理一下床单。

  中午,阿炳的老婆会准时送来做好的午餐,往往是阿炳爱吃的青椒小炒肉,鸡蛋爆蒜苗,外加两根腊肠。

  有熟客看到,总爱跟阿炳开玩笑说:“阿炳真是瞎人有瞎福啊,有这么贤惠的老婆和聪明的儿子。”这时的阿炳会来上一句:“瞎人总得瞎着过么,虽看不见个天,总是有日月在。”

  阿炳虽瞎,但阿炳颇健谈。虽不能说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但是只要客人什么话题开个头,他都能接着聊下去。阿炳有这样的本事,他曾幽默地说这纯是眼睛看不见憋的,看不见,再不让人说出来,就没啥活头了,话说出来心就敞亮了。

  其实阿炳很聪明,他会引客人的话,客人谈一些新闻,他就静静地听,中间礼貌地应着,用阿炳的话说,他是在边工作边学习呢,是在吸收知识。这样,别的客人来了,谈话时就能把那些“新闻”派上用场了。

  重要的是,阿炳还是个乐观的瞎子。有些客人找阿炳按摩,其实意不在于按摩,是去“疗伤”,跟这么个坚强乐观的瞎子聊聊天,心就突然敞亮了,盲人不见个天日,都能这么快乐、感恩地活着,自己还有啥想不通的呢?

  阿炳的按摩室每天人都满满的,有的是来按摩的,有的是跟着来听阿炳聊天的,还有的来看阿炳的燕尾服和红领带。

  有人说来这么个地方,热闹又静心。不管是客人还是闲人,阿炳一律热情招待,火炉里的茶水一直不断,对阿炳来说,这是一个快乐的小世界,而对客人来说,这是一个养心的休闲处。

  阿炳爱笑,一笑露一口好看的白牙,陶瓷似的。阿炳好像没啥烦恼,与每个人交谈都乐呵呵的,在阿炳的心里,装着的一定都是美好的事吧,看不见也好,看不到世俗的龌龊,心灵才这样出奇的清静。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种状态,有热闹繁华的,有冷傲高贵的,亦有富足多金的,像阿炳这样的人生,何尝不是另一种幸福呢?

  文章盲人阿炳2

  盲人阿炳的一生:从道士到浪子,嫖赌毒败光家产,染上梅毒瞎双眼

  笔者昨天加班到八点多才回,路过一处地下通道的时候,有位老人在拉二胡,曲目是耳熟能详的《二泉映月》。原本因为天气燥热和最近很多事情都不顺利,笔者的心很浮躁,可当几个音符飘进耳朵,心立刻就宁静下来了。

  《二泉映月》之所以能够成为民乐中首屈一指的代表作品,就因为它哀婉凄凉、如泣如诉的曲子瞬间能引起听众的共鸣。

  年少不识曲中意,听懂已是不惑年,能听懂《二泉映月》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就像这首曲子的创作者一样。

  伟大的音乐都是有灵魂的,每首曲子创作之初的背后都会有一个故事,就像钢琴曲《梁祝》演绎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一样。能创作出《二泉映月》这样曲目的`人,他自己的人生就像曲子一样,透着悲凉。

  《二泉映月》的创作人俗称瞎子阿炳,他的一生经历了从道士到浪子,再到嫖赌毒败光家产,染上梅毒瞎双眼,所以才能创作出《二泉映月》这样的经典之作。

  非比寻常的出身

  笔者的父亲虽然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他却会拉二胡,而且是自学的。小时候不懂二胡,总是不喜欢父亲拉出来的那几个干枯的音调,就像白居易说的,“呕哑嘲哳难为听”。

  及至长大之后才明白二胡的魅力,而父亲断断续续拉的曲子就是《二泉映月》,或许这首曲子最能打动的就是那些有故事的人。

  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创作出如此意境悲凉的曲子呢?《二泉映月》的创作人俗称瞎子阿炳,原名叫华彦钧。华彦钧的出生就不同寻常,在封建礼教思想还十分盛行的时候,人们对私生子总是带着偏见和鄙夷,何况他还是寡妇与道士的孩子。

  母亲因为不堪流言蜚语的困扰,在华彦钧四岁的时候自杀了。

  年幼的华彦钧并不懂这些世俗上的事情,母亲死后他就被雷尊殿的道士带到道观生活,两个人名为师徒,实为父子。

  华彦钧的父亲虽然是道士,但颇通音律,与寡妇私通生下孩子,现在又以师徒的名义共同生活,这些难以启齿的事情他无处可诉,加上道观的生活本就单调,所以他时常拉二胡以寄情。

  华彦钧的童年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耳濡目染的他自幼也就学会了拉二胡。

  不得不说华彦钧是一位音乐天才,父亲只是教会了他基本的拉二胡技巧,但他却能无师自通的自己悟出很多技法。他的父亲原本就对这个孩子就心怀愧疚之心,所以对他格外的宠爱,让他养成了恣意妄为的性格。

  自甘堕落的道士

  岁月荏苒,华彦钧长成了一位相貌清秀的大人,加上他在音乐方面的造诣,方圆几十里的人都知道雷尊殿里有一位擅长拉二胡的年轻道士。

  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可过早的成名也未必是好事,华彦钧虽然算不上少年有为,但对于自幼生活在道观,没有见过大世面的他来说,这点成绩足以让他固步自封,引以为傲。

  如果生活没有发生变故,华彦钧或许就会在道观中度过他富足而平凡的一生,他不会知道自己的身世,也不会变成一个意志消沉的人。21岁那年,把华彦钧带上道观的道士去世了,他临死之前做了两件事,一件是让华彦钧继承自己雷尊殿主事人的位置,另外一件就是告诉了华彦钧的身世。

  原本的华彦钧是一位心高气傲的年轻人,他无法接受自己如此不光彩的出身,这种从天堂到地狱的落差让他不知如何自处。

  此时的华彦钧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他的心智还没有成熟到了可以正确面对这一切的程度,所以他的精神世界崩塌了,整日不思进取,沉迷在私生子的阴影中无法自拔。

  父亲把雷尊殿的掌事权交给他,是希望他能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而且雷尊殿的生活算不上富有,但香火很好,也略有资产。

  可惜父亲的一番好心反而成了华彦钧挥霍无度的资本,华彦钧一不见客,二不演奏,三不打理雷尊殿的日常事务,他带着雷尊殿的钱财开始下山挥霍。

  华彦钧原本在当地就小有名气,他自甘堕落自然就有一群人愿意围着他做引路人,所以吃喝嫖赌他全染上了。

  眼看着一位年少有为的音乐天才就这么意志消沉,可道观的其他人也没有办法,时间一久,他把雷尊殿的名声败坏了,钱财也花光了,众怒之下被赶出了雷尊殿。

  技艺超群的艺人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由于长期沉迷于酒色,华彦钧不幸地染上了梅毒,最终因为梅毒导致双目失明。

  一个曾经亲眼看见过这个千姿百态世界的人突然眼前一片漆黑,这种打击太过于沉重。加上被撵出了雷尊殿,华彦钧成了无处安身的流浪人,可是生活还要继续,迫于生计他只能重新拾起了二胡。

  没有了钱财傍身,又双目失明,以前那些像苍蝇一样围在他身边的狐朋狗友全部都离他而去,华彦钧的生活从此一落千丈。

image.png

  不过人生到了这个时候,华彦钧反而顿悟了,人生在世名誉、金钱、地位,甚至是他之前始终不能释怀的身世,都如同浮云。

  回想起自己的一生,可以说是大起大落,没有人倾诉,也没有人能懂,所以他像父亲当时一样,把千言万语和千头万绪都通过二胡表达出来。

  从此世间没有了那个意气风发的小道士,也没有了沉迷于吃喝嫖赌抽的浪荡人,只有一位带着二胡走街串巷、技艺高超的民间艺人,人称瞎子阿炳。

  伟大艺术总是能感染人,听过《二泉映月》的人久久不能忘怀,所以他在哪里演奏,哪里就会聚集一帮听众,一些精通音律的人就开始学习这首曲子。

  最开始这首曲子并没有名字,但在当地的知名度却很高,直到后来被知名的人士收录到中国民间音乐,取名为《二泉映月》才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演奏。

  《二泉映月》的曲子一推出,就迅速得到了认可,可谁也没有想到这首曲子的创作人是一位形容枯槁,双目失明的流浪艺人。

  小结:

  瞎子阿炳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起伏,从道士到浪子,嫖赌毒败光家产,染上梅毒瞎双眼,他的人生彻底地改写了,但也正是这样非比寻常的经历才激发出他创作的灵感。

  每当《二泉映月》的旋律响起,听着都会伴随着动听的旋律陷入沉思中,音乐的精妙之处即在于此,同样的曲子在不同的人心中引起不同的共鸣。《二泉映月》的曲子会一直流传下去,瞎子阿炳的故事也会流传下去。

【文章盲人阿炳】相关文章:

失眠的科普文章03-23

文章淡若晨风03-26

散文文章割草03-25

文章商洛八大块03-25

长期戴耳机有什么危害相关文章03-29

夸赞一个好的管理者文章03-22

正确的母乳喂养方式和技巧的文章03-19

宝洁就文章不当内容致歉:将严肃整顿账号运营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