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朵朵女性网>饮食> 杨梅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杨梅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时间:2021-04-25 13:40:10 饮食 我要投稿

杨梅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杨梅的营养价值及功效,这种食物是大家所熟知的,相信很多人家里都有收藏它,对这些功效和作用还不要了解的话,不是所有的食材都适合每一个人,下面小编带你了解它,杨梅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杨梅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杨梅的营养价值及功效1

  杨梅别名又叫水杨梅、圣僧梅、龙睛、朱红。果实色泽鲜艳,汁液多,甜酸适口,营养价值高。杨梅是中国特产水果之一,有“一颗值千金”的美誉。

  杨梅营养丰富,含有葡萄糖、柠檬酸、乳酸、苹果酸、果糖及蜡质等物质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以维生素C含量最为丰富。果仁中含有氰氨类、脂肪油。

  在功效作用方面,杨梅具有生津止渴、和胃消食的功效,对于食后饱胀、饮食不消、胃阴不足、津伤口渴等症有较好的食疗效果;杨梅中还含有一定的抗癌物质,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杨梅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细菌有抑制作用,能治痢疾腹痛,对下痢不止者有良效;杨梅含大量的维生素C,不仅直接参与人体糖的代谢和氧化还原过程,增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还有降血脂,阻止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等功效。

  杨梅在食用方面,适宜胃气痛、烦渴、急性胃肠炎、痢疾患者食用;适宜患有口腔咽喉炎患者食用;适宜肥胖者食用;适宜癌症患者及放疗、化疗后食用;适宜习惯性便秘患者食用。

  除了上面的几点适宜吃杨梅的情况外,杨梅还有一些需要忌食的地方。凡阴虚、血热、火旺、有牙齿疾患和糖尿病患者忌食;杨梅对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故溃疡病患者要慎食;杨梅忌与生葱同食;杨梅性温热,食用不宜过量,否则会令人身体发热。食用杨梅后应及时漱口或刷牙,以免损坏牙齿。

  最后,分享两个有关杨梅的文献记录,供有兴趣的网友参考。

  《中国药植图鉴》:“对心胃气痛及霍乱有效。”

  《本草从新》:“多食发疮致痰。”

  杨梅的营养价值及功效2

  杨梅属于杨梅科乔木植物。又称圣生梅、白蒂梅、树梅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在中国华东和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区均有分布。杨梅原产中国浙江余姚境内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遗址发现杨梅属花粉,说明在7000多年以前该地区就有杨梅生长。该属有50多个种,中国已知的有杨梅、毛杨梅、青杨梅和矮杨梅,经济栽培主要是杨梅。

  杨梅的营养价值

  据测定:优质杨梅果肉的含糖量为12%~13%,含酸量为0.5%~1.1%,富含纤维素、矿质元素、维生素和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果胶及8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其果实中钙、磷、铁含量要高出其他水果10多倍。

  每100克杨梅可食部食品中的营养素含量:水分83.4-92.0克、热量28千卡,蛋白质0.8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5.7克,膳食纤维1克,果汁含糖量12-13克,含酸量0.5-1.8克,硫胺素10微克,核黄素50微克,烟酸0.3毫克,视黄醇当量92微克,胡萝卜素0.3微克,维生素A7微克,维生素C9毫克,维生素E0.81毫克,钙14毫克,镁10毫克,铁1毫克,锰0.72毫克,锌0.14毫克,铜20微克,钾149毫克,磷8毫克,钠0.7毫克,硒0.31微克。

  杨梅的作用与功效

  杨梅有生津止渴、健脾开胃之功效,多食不仅无伤脾胃,且有解毒祛寒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杨梅可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愦恶气。”杨梅果实、核、根、皮均可入药,性平、无毒。果核可治脚气,根可止血理气;树皮泡酒可治跌打损伤,红肿疼痛等。用白酒浸泡的杨梅,盛夏时节,食之会顿觉气舒神爽,消暑解腻。腹泻时,取杨梅熬浓汤喝下即可止泄,具有收敛作用。杨梅具有消食、除湿、解暑、生津止咳、助消化、御寒、止泻、利尿、防治霍乱等医药功能等多种功能,有“果中玛瑙”之誉。

  杨梅食用宜忌

  1、肥胖之人常食杨梅有助于减肥防胖;

  2、习惯性便秘者食用杨梅可得以改善;

  3、癌症患者及放疗、化疗后食用有利于健康;

  4、患有口腔咽喉炎的人宜食用杨梅;

  5、胃气痛、烦渴、急性胃肠炎及有痢疾的人也宜食用。

  6、阴虚血热、火旺或有牙病者忌食;

  7、糖尿病人忌食杨梅;

  8、杨梅忌与生葱同食。

  杨梅的洗法

  将杨梅清洗干净后须用盐水浸泡20-30分钟再食用,因盐水有杀灭某些病菌的作用,另外,亦可帮助去除隐匿于杨梅果肉中的寄生虫。

【杨梅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相关文章:

甜橙的营养价值及功效01-19

椰奶的营养价值及功效01-14

莴笋的营养价值及功效01-14

木瓜的营养价值及功效01-14

鹅汤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01-20

方瓜的营养价值及功效01-18

鱼眼睛的营养价值及功效01-17

杨梅干的功效和作用01-13

大蒜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价值01-20

龙眼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价值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