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朵朵女性网>生活> 黄梅戏女驸马观后感500字

黄梅戏女驸马观后感500字

时间:2022-01-17 15:59:29 生活 我要投稿

黄梅戏女驸马观后感500字

  黄梅戏女驸马观后感500字,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每年春天采茶时,茶农们习惯于一边采茶一边唱着山歌小调和民歌,黄梅戏的影响是很深的,以下看看黄梅戏女驸马观后感500字。

  黄梅戏女驸马观后感500字1

  本片黄梅戏《女驸马》,1959年秋由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演出、导演刘琼、上海海燕电影制品厂出品。一部半个世纪前搬上银幕的黑白老片,没有现代的声光设备和三维动画制作技巧,看过后依然使我们激动不已,足以说明这部戏的魅力和感染力。她的过人之处在那里呢?我想不外以下几点:

  一是剧情好。出身于大家闺秀且识书达理的冯素珍爱情忠贞不渝,为搭救从小订婚的同窗共砚的李兆廷,敢于同嫌贫爱富的家庭决裂,在丫鬟春红的帮助下,女扮男装吃尽千辛万苦到京城寻找长兄冯益民,后又考中了金科状元,被皇帝误招为驸马。由此产生了"金殿"一场嬉闹剧,驸马是女人的事实在洞房之夜暴露,点题《女驸马》,到了全剧的高潮。然而,博学机智的冯素珍能够化险为夷,情真意切地感动了公主。她们二人其后又讲今比古巧妙地说服了皇帝,皇帝恕冯素珍欺君斩首之罪,并在大人刘文举的促合下,皇帝诏冯素珍为义女,公主称之皇姐。同时,诏八府巡按前金科状元冯益民为驸马与公主成婚,另,李兆廷平冤昭雪出狱,年度金科状元冯素珍替-考有效,李兆廷红袍加身。皇帝大喜,两个皇姑,两个驸马,两对新人择日完婚。

image.png

  二是编导巧。黄梅戏《女驸马》其母本是黄梅戏罕见剧目《双救举》,仅流传在安徽省安庆地区潜山、岳西一带。上个世纪中叶的1958年,编剧王兆乾根据民间艺人左思和所献孤本进行改编。将原来27场戏精简到7场,新增编“金殿" 一场戏,定名《女驸马》。结局是一对半新人,李兆廷无罪出狱做了真驸马,公主做大,冯素珍进宫做了二房,由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演出,获得观众好评。1959年编剧陆鸿飞再编,剧中增设新人物冯素珍的大哥、前科状元八府巡按冯益民,由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演出(导演洪谟),并参加安徽省第二届曲艺汇演。同年秋搬上银幕(导演刘琼)。即本片出现的皇帝收冯素珍为义女,冯素珍替夫考中状元有效,新科状元为李兆廷,同时招冯益民为驸马。皇帝大喜!出现了一对公主、一对驸马、两对新人、双喜临门的大结局。可见编导人性化设计独具匠心。

  总而言之,看黄梅戏《女驸马》不仅使我们领略了我国优秀剧目黄梅戏的艺术经典一面,同时受到了她的艺术熏陶和启迪。热爱生活,钟爱亲人,呵护家庭是我们男女老少共同的社会责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社会,家庭要和谐是前提和基础。女驸马----冯素珍的精神值得弘扬。黄梅戏《女驸马》是好人有好报,抑恶扬善辐射正能量的典型剧目,是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于一身的超级文艺作品。

  黄梅戏女驸马观后感500字2

  黄梅戏作文 篇1

  说实话,我以前一点也不喜欢中国的传统戏曲,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它们一般都只是依依呀呀的唱个不停一点也没有趣味。

  但是,几年前在电视上看到的一段黄梅戏,改变了我对他们的看法。

  表演者的嗓音是那么轻柔,音乐也那么优美,听过以后,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我想,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吧。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黄梅县戏风更盛。明崇贞年间,黄梅知县曾维伦在《黄梅风教论》中就有“十月为乡戏”的记述。清道光九年,在别霁林的《问花水榭诗集》中,一首竹枝词的描述就更为生动:“多云山上稻荪多,太白湖中渔出波。相约今年酬社主,村村齐唱采茶歌”。

  黄梅戏不但优美动人,而且还有这么悠久的传说呀。

  我觉得,现在中国的传统戏曲越来越不受欢迎了,取而代之的.是流行歌曲,虽然流行歌曲确实有它的优点,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它而忘了中国的传统戏曲呀!我们只要用心去体会不难发现传统戏曲的美妙之处。所以,请大家和我一起,去体会中国传统戏曲的优美,相信大家一定会爱上它们!

image.png

  黄梅戏作文 篇2

  黄梅戏发展于我的故乡安徽,它是民族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熠熠生辉。

  记忆中一个蝉鸣不断的深夏,我与家人们一起看电视。一段广告后,电视播放起了黄梅戏。我本对这一类戏曲不太感兴趣,认为不过就是唱几句歌词而已,站起身正准备离开时,妈妈却兴致勃勃地叫住了我:“哎,你快过来看看,这可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黄梅戏呢!”母亲都发话了,我还能选择不看吗?于是,我只好懒洋洋地答应了一声,重新坐到了沙发上,看着屏幕上逐渐出现字幕:黄梅戏《女驸马》。当电视中传出第一声歌声时,我便被震撼到了:表演者的声音无比的轻柔婉转,配乐也十分动听,令我心旷神怡。还没听几句,我便完全沉迷在了那锣鼓与歌词编织成的世界之中。“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我被深深吸引在了故事的剧情中。为冯素贞的执着感动,为最后的美好结局欣喜若狂。我想,这应该就是黄梅戏的魅力所在了吧。我会随着剧情的发展,或是欣喜、或是忧虑、或是紧张,好像自己也成为了那曲折故事中的一个小成员似的。

  黄梅戏虽然并不如京剧那般华丽多彩,但它拥有质朴细致的表演,如行云流水般委婉动听的曲调,令我深深折服其中。

  黄梅戏,充分体现出了安徽文化的多姿多彩与美丽,我爱家乡的黄梅戏!

  黄梅戏女驸马观后感500字3

  黄梅戏作文【一】

  安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就要属黄梅戏了,如果大家提到黄梅戏,那么一定就会联想到安徽。那么黄梅戏到底是什么呢?其实黄梅戏就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原来叫“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中期再皖、鄂、赣三省领地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

  黄梅戏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走进了世界;用戏曲之音乐精华,独特的风格推崇者艺术;将表演质的细致、真实和活泼呈现给了观众。

  黄梅戏的出场人员丰富有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范围。也有年龄大的人物正旦、老生、老丑等等。黄梅戏的作品数量繁多,有大戏小戏之称,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则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黄梅戏的类别还有花腔和平词两种: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富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平词,正本戏中的主要唱腔,常用大段的叙述、抒情,韵味丰富。如行云流水。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在传统的基础上大大丰富了黄梅戏的表现形式,加强了黄梅戏的文学性,发展了唱腔和伴奏,使其原来的民俗性和通俗性得到质的升华,旋律更为优美,影响更为扩大,黄梅戏从乡村草台登上了都市的大雅之堂。

  安徽的黄梅戏是我们的骄傲和光荣,面对新世纪,我们寄希望于新一代黄梅戏传人用青春、美丽和智慧,创造新的灿烂……

image.png

  黄梅戏作文【二】

  以前,我老觉得黄梅戏、京剧非常老土,而且只适合那些老年人唱。但是,自从那次排练后,我改变了我的看法。

  一天,同学的奶奶让我和同学一起去学唱黄梅戏。听了这个消息,我犹如打了霜的茄子——焉了,而且我从业没有唱过这些戏,总认为自己唱不好。而这次却让我去唱,岂不是自讨苦吃?

  我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向排练的地方,刚进门,只见里面早已人山人海,把整个居委会围了个水泄不通,都是老奶奶!我紧张地想:这么多人,一看就知道是经过训练的,我等会儿唱不好,岂不是出尽洋相!

  开始上课了,由于我们这几个“插班生”一点也不会,于是便傻呆呆地坐着,听他们唱。慢慢地,我听得津津有味、听得如痴如醉,咦,怎么黄梅戏也这么好听呀,我疑惑地想。不知不觉,我们也学着会唱了几首。谁知,一位老奶奶竟想出了一个对我们来说的坏点子—叫我们两个小孩子唱。天啊,犹如晴天霹雳,我们两人面面相觑,但在另一位老奶奶的帮助下,我咬了咬牙,起了头……

  唱完后,大家情不自禁地为我们鼓掌,夸我们学得快、唱得好。渐渐的,我喜欢上了黄梅戏,而且越听越喜欢,越听越觉得黄梅戏好听……

  原来黄梅戏也很好听,以前小瞧了它,今后可不能这样哦!

【黄梅戏女驸马观后感500字】相关文章:

黄梅戏闹花灯简介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