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朵朵女性网>女人悠闲>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首次天地通话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首次天地通话

时间:2021-06-23 10:44:59 女人悠闲 我要投稿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首次天地通话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首次天地通话,6月23日是3名航天员进驻中国空间站的第7天。6月17日9时22分,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3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由此开启太空之旅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首次天地通话1

  6月23日,中共 中央总书记、国家 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与神舟十二号航天员通话。

image.png

  6月23日是3名航天员进驻中国空间站的第7天。习近平总书记于9时30分左右与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天地通话。

image.png

  6月17日9时22分,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3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由此开启太空之旅,并成为首批进驻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有以下主要目的:

  在轨验证航天员长期驻留、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出舱活动、舱外操作、在轨维修等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关键技术,首次检验东风着陆场的航天员搜索救援能力;开展多领域的空间应用及实(试)验;综合评估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空间站任务的功能和性能,进一步考核各系统间的匹配性和协调性,为后续任务积累经验。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首次天地通话2

  在神舟十二号执行任务期间媒体如何设置议题?对话嘉宾总结出三点建议。

  宏观报道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主流媒体一方面要展示中国在航空航天取得的成绩、领先地位,营造民族自豪感。

  另一方面,要深入解读此次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与之前几次发射任务有何不同?重点任务是什么?有哪些技术新突破?航天员都带了哪些东西上太空?这些话题可以请专家解读、跟踪报道。

  周炳红建议,宏观上,媒体可以围绕发射任务的难点、特点来展开后续报道。比如空间站组装方面,设备检测、调试和物资确认;生命保障系统方面,保障3名宇航员在太空中90天的供氧、尿液—饮水转化等。

image.png

  图片来源:新华社

  微观上,媒体可以对航天员、备份方案实施救援等进行解释报道。此外,此次空间站6小时即可完成自动对接,非常快,媒体可以报道我国在空间站对接技术方面取得的进步,以及为什么要实现快速对接,返回舱表层为何要涂成银白色等。

  关注航天技术和航天任务

  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的作者孙阳提醒说这次发射任务有几个重点:

  一是任务周期长达3个月,3名航天员在轨期间将主要完成四个方面的工作,计划开展两次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

  二是任务关键点多,涉及航天员长期驻留期间的衣食住行、空间物资补给、出舱活动、舱外操作、在轨维修等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等关键技术,都是媒体关注的焦点;

  三是返回舱着陆场变化。这次发射任务着陆场从内蒙古四子王旗调整到东风着陆场,首次开启着陆场系统常态化应急待命搜救模式,航天员圆满完成任务,安全返回是任务成功的最终标志,必将备受关注。

  关注航天员和相关人员

  神舟十二号飞船的飞行乘组既有执行过多次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也有首次执行任务的汤洪波,他们是任务的主角,自然备受关注。

  顾勇华认为,汤洪波是第一次上太空,是新人,目前关于他的公开报道比较少,媒体可以挖掘汤洪波背后的故事。比如他的职业经历、航天“情缘”,此次飞行任务他为什么可以入选?

  孙阳提到,载人航天事业是“万人一杆枪”的事业,背后有着一大批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同样是媒体不可或缺、储藏丰富的新闻资源。深入挖掘报道他们的事业、思想、生活、情感世界,将会使航天科技新闻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启示性,做到既见成果又见人。

image.png

  让专家看得上,让读者看得懂

  航天员的太空生活是怎样的?成为一名航天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未来我们真的`可以到太空去旅行吗?

  相比严肃的航天科技报道,广大受众对神舟飞船的关注点更接地气、更有趣。其实,科技新闻报道“专家看不上,读者看不懂”的问题由来已久,影响了科技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影响力。

  “出现这种现象归根结底是由于科技工作者、媒体和受众三者之间的割裂造成的,或者说三者之间的对话不在同一个频道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罗自文表示。

  罗自文认为,突破关键在于紧密三者之间的关系,让三者具有共同的经验范围。

  具体来说,在报道之前,媒体广泛调查受众需要,把握受众的兴趣点,提前设计报道内容和方式,做到报道具有针对性;

  在报道过程中,受访的科技工作者往往从科学和专业的角度回答媒体采访问题,这就需要媒体系统性地转换语言方式,做到兼顾科学和专业、通俗性与趣味性,让普通受众感受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参与性;

  在报道之后,针对普通受众对报道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估,找到系统的优化策略,提升报道水平。

  那么,媒体怎样才能做出广大受众能看懂的航天报道?下面这些干货很实用。

  贴近大众表述,掌握科技新闻的“翻译”艺术

  科技事件往往带有“高深”“晦涩”的特点,但媒体发表相关报道时首先要想到报道是给对科学技术知之不多的一般受众读的,而不是给科研专家读的。

  因此,媒体报道要力求避免堆积专业术语,并当好这些术语的“翻译”。“翻译”得越通晓、越明白,越能广泛地被受众接受,越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

  周炳红提到,报道应站在受众角度,理解受众需求,避免出现传受偏差。

  比如媒体经常报道的“普通人离上太空已经不远了”,从科学和报道的角度而言,“普通”指的是身体条件,而大众会因为霍金曾经在抛物线飞机上体验太空失重、汤姆·克鲁斯计划上太空,将“普通人”理解为是上太空是有钱人的专利。

  媒体应该避免类似的报道“翻车”事件。

  聚焦科技人物,为科技新闻释疑解惑

  科技新闻报道中经常会出现“达到国际水平”“填补空白”“跻身世界前列”之类的“评语”,很容易让受众形成“空、虚、淡”的感觉。

  请幕后专家站出来说话是个好办法,因为作为研制者,他们对自己的成果最有发言权。

  行文注意文采,营造意境

  科技事件、成果看似单调、枯燥,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必定有它独特之处。

  媒体可以在把握真实材料的基础上归纳提纯,凝练地使客观事实与主观情感统一起来,激发读者想象和联想,使他们身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

  强化“技术即文采”,善用融媒报道

  积极充分地利用新技术采编新闻,为新闻报道“点睛”。

  如借助全景、直播、3D等新技术,策划生产图文字、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态的航天报道。

  此外,还应注意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渠道相结合,打造受众更为喜闻乐见的传播新平台,从而让航天新闻的宣传和科普报道在广度、深度和可持续方面得到新的延伸。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首次天地通话】相关文章:

中成药首次集中带量采购开标01-13

红超巨星爆炸过程首次被捕捉01-08

冬天地板滑怎么办01-10

人类史上首次接受猪心移植01-11

我国首次揭示指与个人身体发育基因关联01-10

科学家首次观测到红超巨星的爆炸01-08

李霄鹏首次选出52人集训大名单01-08

销售与客户沟通话术01-06

我国中成药首次集采开标,将平均降价42.27%01-13

我国职业技能培训首次推出五年专项规划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