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朵朵女性网>生活> 除夕节的传统意义

除夕节的传统意义

时间:2022-01-24 11:20:54 生活 我要投稿

除夕节的传统意义

  除夕节的传统意义, 除夕是春节的前夜,又叫年三十,也是我们一年四季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除夕是今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开端,对于这样有意义的一天所有人都满怀期待,以下除夕节的传统意义。

  除夕节的传统意义1

  除夕夜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而此时也是让孩子了解传统春节,接受传统教育的最佳时机。

  除夕节日的相关来历

  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的晚上。一般这一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image.png

  除夕各地饮食文化

  旧时北京、天津一般人家做大米干饭,炖猪肉、牛羊肉、炖鸡,再做几个炒菜。

  陕西家宴一般为四大盘、八大碗,四大盘为炒菜和凉菜,八大碗以烩菜、烧菜为主。

  安徽南部仅肉类菜肴就有红烧肉、虎皮肉、肉圆子、木须肉、粉蒸肉、炖肉及猪肝、猪心、猪肚制品,另外还有各种炒肉片、炒肉丝等。

  湖北东部地区为“三蒸”、“三糕”、“三丸”。“三蒸”为蒸全鱼、蒸全鸭、蒸全鸡;“三糕”是鱼糕、肉糕、羊糕;“三丸”是鱼丸、肉丸、藕丸。

  哈尔滨一带一般人家炒8个、10个或12、16个菜不等,其主料无非是鸡鸭鱼肉和蔬菜。

  赣南的年夜饭一般为12道菜。浙江有些地方一般为“十大碗”,讨“十全十福”之彩,以鸡鸭鱼肉及各种蔬菜为主。

  江西南昌地区一般十多道菜,讲究四冷、四热、八大菜、两个汤。

  苏州一带,餐桌上必有青菜(安乐菜)、黄豆芽(如意菜)、芹菜(勤勤恳恳)。

  湘中南地区必有一条一公斤左右的鲤鱼,称“团年鱼”,必有一个3公斤左右的猪肘子,称“团年肘子”。

  皖中、皖南餐桌上有两条鱼,一条完整的鲤鱼,只能看却不许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余,另一条是鲢鱼,可以吃,象征连子连孙,人丁兴旺。

  祁门家宴的第一碗莱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笋、虾米、鲜肉等制成,含义为“和气生财”。

  合肥的饭桌上有一碗“鸡抓豆”,意思是“抓钱发财”。管家人要吃一只鸡腿,名为“抓钱爪”,意味着明年招财进宝。

  安庆的当家人要在饭前先吃一碗面条,叫“钱串子”。

  南昌地区必食年糕、红烧鱼、炒米粉、八宝饭、煮糊羹,其含义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鱼、粮食丰收、稻米成串、八宝进财、年年富裕。

  除夕节的传统意义2

  除夕有哪些习俗呢

  1、年夜饭

  说到除夕,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年夜饭了,很多外地朋友,千方百计过年回家,就是为了能在三十晚上和家人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年夜饭是一顿团圆饭,南北地稍有区别,不过大部分都会有饺子(团圆),鸡(吉利),鱼(年年有余),有些地方吃面条(长长久久),有的吃年糕(年年高升)。

  年夜饭时,全家人欢聚一堂,叙家常,谈发展,子女也借节日,表达对父母的孝敬,现在很多人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务工,一年也就春节这几天能和老人,孩子在一起,所以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说说心里话,拉拉家常。(建议:少看手机,少刷红包)

  配图

  2、祭祖

  除夕与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一样,都是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每个地方祭祖形式略有不同,比较简单就是在十字路口烧纸,大部分地方的做法是晚辈拿上元宝蜡烛,冥币等,去坟地请祖宗回家过年。

  另外,腊月二十三祭灶节,灶王爷到天庭玉帝处述职,除夕夜会回到人间,所以除夕夜要接灶神,并且要在厨房换上新灶灯并在灶龛前燃香,然后由全家中的最长者在天地桌前主持接神的仪式。

image.png

  3、贴春联、贴福字

  关于贴春联、贴福字,在前面两篇文章有专门介绍,所以这里就简单说一下,春联贴时最好在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贴,而且要注意上联下联不要贴反,关于如何识别上下联,这里不多做解释。贴福字也有很多讲究,比如大门的福字,应该正贴,福字贴单数,最好贴一个。

  配图

  4、放爆竹

  传统新年有燃放爆竹的习俗,这个源于一个历史传说,据说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逢三十,都会祸害百姓,怪兽最怕三样东西,“红色”、“火光”、“炸响”,所以在除夕放爆竹,当然敲鼓也可以。说到放爆竹,这里特别提醒,一定主要安全燃放,小心火灾或者炸伤,最好还是不要燃放,买鞭炮要花钱,放鞭炮有危险,最重要的是污染环境。

  配图

  5、压岁钱

  通常在吃完年夜饭后,有长辈发给晚辈,鼓励晚辈上进,努力,也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关爱。这里多说几句,压岁钱其实是一种民俗,重在意义,不在形式和金额大小,但是这几年的压岁钱变了味,攀比金额,动辄就500元、1000元,大部分务工人员,我想工资都不会很高,而且挣的都是辛苦钱,回家过年,压岁钱就好几万出去,谁不心疼,过年本身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别让这些事情弄的闹心,所以压岁钱给个50元、100元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攀比。

  除夕节的传统意义3

  除夕的那些传统习俗。

  除夕传统习俗一: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除夕传统习俗二:贴春联

  春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平仄合律、对仗工整,用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

  家门口贴上春联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属于楹联的一种。

  除夕传统习俗三: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

image.png

  除夕传统习俗四:祭祖

  据民俗专家、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主任陈竟介绍,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国很多地方,这一天,民众都会在家中摆上丰厚的饭菜,点燃香烛,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

  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会在家中焚烧纸钱。大年三十傍晚时分,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人们才开始享用。

  除夕传统习俗五:压岁钱

  压岁钱,又称压祟钱、守岁钱等。 年夜饭之后,长辈会发压岁钱给晚辈,因为是用红色的信封袋(红包袋装),故又称红包,中国古代也有用红线将一百个铜钱串成一串外形类似麦穗,表示长命百岁。

  其中一个说法是岁与“穗”同音,在一些庙宇,会有不少信众等待上头香,插上新年庙宇香炉的第一炷香,据说代表吉利与神明一年的护佑。

  除夕传统习俗六:守岁

  守岁的习俗在中国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晋朝人周处《风土记》中说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相互馈送年节礼物,称为“馈岁”;相互宴请,称为“别岁”;除夕通宵不眠,称为“守岁”。

  这是现今看到关于守岁习俗的最早记载。但这时守岁似乎还是地方性年俗,隋唐之后,守岁成为全国的共同年俗。

【除夕节的传统意义】相关文章:

除夕节的意义01-19

除夕节的意义是什么01-19

元宵节的传统意义是什么01-15

除夕节象征着什么意义01-23

除夕节的意义是什么的01-19

过除夕的意义01-23

除夕的意义简短01-20

除夕的意义是什么01-23

除夕的风俗和意义01-19

除夕文化意义的理解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