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朵朵女性网>生活> 网络金融产品-网络金融发展趋势

网络金融产品-网络金融发展趋势

时间:2021-05-03 18:03:30 生活 我要投稿

网络金融产品-网络金融发展趋势

  网络金融产品-网络金融发展趋势,现在网络发展的时代,在互联网时代出现越来越多日新月异的东西,大家知道互联网金融是什么吗?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就是电子金融,大家想知道网络金融的发展趋势么?下面跟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网络金融产品-网络金融发展趋势1

  什么是网络金融

  所谓网络金融,又称电子金融(e-finance),是指基于金融电子化建设成果在国际互联网上实现的金融活动,包括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交易、网络金融市场和网络金融监管等方面。从狭义上讲是指在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上开展的金融业务,包括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等金融服务及相关内容;从广义上讲,网络金融就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在全球范围内的所有金融活动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狭义的内容,还包括网络金融安全、网络金融监管等诸多方面。它不同于传统的以物理形态存在的金融活动,是存在于电子空间中的金融活动,其存在形态是虚拟化的、运行方式是网络化的。它是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是适应电子商务(e-commerce)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网络时代的金融运行模式。

  网络金融产品的特征

  业务创新

  网络金融以客户为中心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创新性特征。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强竞争实力,网络金融必须进行业务创新。这种创新在金融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比如在信贷业务领域,银行利用互联网上搜索引擎(SearchEngine)软件,为客户提供适合其个人需要的消费信贷、房屋抵押信贷、信用卡信贷、汽车消费信贷服务;在支付业务项域,新出现的电子帐单呈递支付业务(EBPP,ElectronicBillPresentment&Payment)通过整合信息系统来管理各式账单(保险单据、账单、抵押单据、信用卡单据等)。在资本市场上,电子通讯网络(ECNs,ElectronicCommunicationNetworks)为市场参与提供了一个可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交换信息和进行金融交易的平台,有了ECNs,买方和卖方可以通过计算机相互通讯来寻找交易的对象,从而有效地消除了经纪人和交易商等传统的金融中介,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

  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金融机构放弃过去那种以单个机构的实力去拓展业务的战略管理思想,充分重视与其他金融机构、信息技术服务商、资讯服务提供商、电子商务网站等的业务合作,达到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双赢的局面。另一方面,网络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也趋于网络化,传统商业模式下的垂直官僚式管理模式将被一种网络化的扁平的组织结构所取代。

  市场创新

  由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金融市场本身也开始出现创新。一方面,为了满足客户全球交易的需求和网络世界的竞争新格局,金融市场开始走向国际联合,如2000年4月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宣布合并。另一方面,迫于竞争压力一些证券交易所都在制定向上市公司转变的战略,因为作为公开上市的公司,交易所将可以利用股票资金以更富有创意的方式与其他的交易所、发行体、投资者及市场参与者建立战略合伙关系和联盟。

  监管创新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络金融监管呈现自由化和国际合作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过去分业经营和防止垄断传统金融监管政策被市场开放、业务融合和机构集团化的新模式所取代。另一方面,随着在网络上进行的跨国界金融交易量越发巨大,一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已经不能完全控制本国的金融市场活动了。因此,国际间的金融监管合作就成了网络金融时代监管的新特征。

  风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金融的兴起使得金融业变得更加脆弱,网络金融所带来的风险大致可分为两类: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导致的技术风险和基于网络金融业务特征导致的经济风险。

  第一是流动性风险。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加基金类”的产品不断涌现,比如余额宝,但当中也蕴藏着期限错配的风险,也蕴藏着货币市场波动、出现投资者大量赎回的风险。

  第二是信用风险。由于网上“刷信用”、“改评价”的'行为仍然存在,网络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会受到影响。另外,部门互联网平台缺乏长期的数据积累,风险计量模型的科学性也有待验证。所以,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信息不对称依旧存在。2013年,活跃的P2P平台超过350家,全年累计交易额超过600亿元,但也发生了部分平台卷款跑路的风险事件。

  第三是声誉风险。部分互联网机构用所谓的“预期高收益”来吸引消费者,推出高收益、实则也有风险的产品,但却不如实揭露风险,甚至误导消费者。

  第四是信息泄露风险。阎庆民表示,互联网金融的一大基础,是在大数据基础上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对客户行为进行分析,但同时也对客户信息和交易记录的保护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一些交易平台并未建立保护客户信息的完善机制。

  第五是技术安全风险,即IT系统安全风险。由于互联网金融依托的是计算机网络,网络系统自身的缺陷、管理漏洞、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等都会引起技术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网络金融的经济风险与传统金融并无本质区别,但由于网络金融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这使得网络金融拓宽了传统金融风险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1、网络金融的技术支持系统的安全隐患成为网络金融的基础性风险;

  2、网络金融具有比较特殊的技术选择风险形式;

  3、由于网络信息传递的快捷和不受时空限制,网络金融会使传统金融风险在发生程度和作用范围上产生放大效应。

  存在的问题

  1、经营水平不高

  一是无纯粹的网上金融机构,现有网上业务规模不大。有无纯粹的网上金融机构是判断一国网络金融发展程度高低的标准之一。我国尚无纯粹的网上金融机构,网上服务大多通过金融机构自己的网站和网页提供,业务规模有限,收入水平不高,基本上处于亏损状况;

  二是网上金融业务具有明显的初级特征。我国的网络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多是将传统业务简单地“搬”上网,更多地把网络看成是一种销售方式或渠道,忽视了网络金融产品及服务的创新潜力;

  三是网络金融各业发展不平衡。银行业、证券业的网络化程度大大高于保险业及信托业,这种结构的不平衡,不仅影响到网络金融业的整体推进,还有可能会影响网络金融的稳定及健康发展。

  2、未能进行有效的统一规划

  我国网络金融的发展因缺乏宏观统筹,各金融机构在发展模式选择、电子设备投入、网络建设诸方面不仅各行其道,甚至还相互保密、相互设防,造成信息、技术、资金的浪费和内部结构的畸形,不仅不利于形成网络金融的发展,还有可能埋下金融业不稳定的因素。

  3、立法滞后

  一是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网络金融立法滞后。20世纪90年代,美国颁布了《数字签名法》、《统一电子交易法》等法律,解决了电子签名和电子支付的合法性问题。英国通过2000年5月施行的《电子通信法案》,也确定了电子签名和电子证书的法律地位,为网络金融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我国此类法律极为有限,只有《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证券公司网上委托业务核准程序》、《关于鼓励利用INTERNET进行交易条例》等几部法规,并且涉及的仅仅是网上证券业务的一小部分。直到2001年7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才颁布《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这个部门规章过于简单、量化标准几乎没有,可操作性差;

  二是与传统金融业务健全的法律体系相比,网络金融立法同样滞后。面对网络金融的发展和电子货币时代的到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对现行金融立法框架进行修改和完善,适当调整金融业现有的监管和调控方式,以发挥其规范和保障作用,促进网络金融积极稳妥地发展。

  4、缺乏专利意识

  随着外资金融机构加入我国网络金融的竞争,中资金融机构的软肋正在凸现,这个软肋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且还有意识问题。自1996年起,花旗银行已向中国国家专利局申请了19项“商业方法类”发明专利,这些已申请专利多是配合新兴网络技术或电子技术而开发的金融服务和系统方法。目的是为了控制电子银行的核心技术,树立网上银行的领导地位。尽管中国尚未批准其申请的任何一项专利,但是根据专利申请“先申请先授权”的原则,一旦中国通过相关的法律,允许申请此类专利,中资银行进入某些市场将面临困难,要么交纳较高的专利费,要么被迫退出,甚至不得不支付罚款。即便中国不授权此类专利,当中资银行进入美国或者其它国际市场时,则必须面对花旗的专利壁垒。截至2001年,花旗银行总共取得的64项美国专利中,与网上银行相关的商业方法专利占了2/3。而中资金融机构对金融产品专利保护尚无概念,更谈不上制定相关的专利战略了。

  5、体制性障碍不利于深化发展

  我国实行的严格分业经营体制或许可以降低整个体系的风险,但各金融机构不能通过多元化经营分散自身风险,并且分业体制一开始就划分了网络金融各业的业务范围,削弱了它们的发展潜力,影响甚至抑制了我国网络金融的演进。另外,金融消费者无法享受到“网络金融超市”带来的全方位金融服务,也造成了网络金融效用的巨大损失。

  互联网金融企业社会责任自律联盟,在日前由新华网主办的“展望2015?互联网金融企业社会责任年度峰会”上宣布成立,同时发布了互联网金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

  当前,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我国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创新,还需要监管和自律。为引导互联网金融企业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峰会上启动了“互联网金融企业社会责任自律联盟、互联网金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项目。并发布了“2014年度互联网金融网络舆情关注度排行”、“2014年度互联网金融在线平台用户体验满意度调查报告”等。

  对策

  1、确立传统金融与网络金融并行发展的战略。

  2、建立专门的指导和管理机构。

  3、加快网络金融立法。

  4、造就复合型金融人才。

  5、改革分业管理体制。

  网络金融产品-网络金融发展趋势2

  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什么是网络金融生态圈?

  什么是网络金融生态圈

  网络金融生态圈是在互联网金融的基础上编织的一个网络,各个部分彼此影响、延伸。它是指经过网络金融中不同业态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互融合与淘汰,那些具有协同效应及相乘效果的个体有效地组织在一起,形成能动态地自我更新与进化的集群。

  内在联系

  互联网金融正在引发金融界的震荡和革命,这种影响甚至远超过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因为互联网与金融有着天然的契合性,金融产品从本质上说就是一连串的数据,无需借助物理实体的依托。移动支付、云计算、搜索引擎等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大幅降低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资金供需双方直接匹配,大大削弱了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传统金融中介的作用。这种匹配迅速、交易成本低廉的新型金融模式,加速了金融脱媒,是对传统金融的巨大挑战,也将带来一场金融革命。更为重要的是,“开放、平等、分享、协作”的互联网精神将融入金融的血液,金融市场不再受少数专业精英控制,其专业性迅速淡化,普通大众也可以充分参与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将走向平民化。这是一个全新的阶段,互联网金融其实就是“普世金融”或“平民金融”。

  同时,我们看到,在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高调进入金融业后,中国的金融机构也加快了自身改革的步伐。多家大型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券商等都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积极开拓、排兵布阵,主动融入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努力完成从传统金融到互联网金融的嬗变。中国政府也对互联网金融给予了足够的重视。2013年8月,央行牵头的互联网金融最大规模调研已经展开,开始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顶层设计进行准备。

  根据2014年1月7日网易的新闻报道:国务院新规“国办107号文”,将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文中首次将市场颇为关注的互联网金融以“新型网络金融公司”之名纳入监管。另外,在“国办107号文”表述中,均使用了“网络金融,网络支付平台、网络融资平台、网络信用平台”等说法。

  “网络金融”与“互联网金融”概念区分

  “网络金融”是与“互联网金融”略有不同的概念。当前国内“互联网金融”都在分业监管下发展起来,而混业的模式是互联网金融的未来方向。互联网的广泛渗透,促进了互联网金融各个业态之间的融合。依托于互联网,不同业态的互联网金融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网络”,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的“网络金融”。在欧美,美国、英国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经历了金融大爆炸的洗礼,开启了金融自由化与互联网革命的结合,出现了诸多知名的基于互联网的金融集团。全面呈现出从互联网金融、网络金融向网络金融生态圈发展的演进格局。

  当然,这两个概念在现实中经常被替代使用。国内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做金融,而网络金融生态圈是在互联网金融的基础上编织的一个网络,各个部分彼此影响、延伸。无论是监管模式还是发展模式,对国内而言都是一种“创新”或曰“未来”。

  “网络金融生态圈”,是网络金融发展的更高阶段。它是指经过网络金融中不同业态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互融合与淘汰,那些具有协同效应及相乘效果的个体有效地组织在一起,形成能动态地自我更新与进化的集群。

【网络金融产品-网络金融发展趋势】相关文章:

2022央视网络春晚阵容01-15

456是什么意思网络词01-06

456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01-14

梦见网络骗局有什么意思01-16

2022央视网络春晚官宣01-17

2022央视网络春晚嘉宾阵容01-17

王老吉新推姓氏罐走红网络01-11

揭秘网络公认的决明子美容秘方01-12

夫妻在网络认识离婚率低01-10

网络招聘与现场招聘有什么区别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