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朵朵女性网>女人悠闲> 袁隆平安葬仪式上这句话让不少人破防

袁隆平安葬仪式上这句话让不少人破防

时间:2021-11-15 16:18:00 女人悠闲 我要投稿

袁隆平安葬仪式上这句话让不少人破防

  袁隆平安葬仪式上这句话让不少人破防,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最喜欢的一句话,现在永远地留在了袁老遗像背后的巨石上,他让我们明白了粮食的重要。袁隆平安葬仪式上这句话让不少人破防。

  袁隆平安葬仪式上这句话让不少人破防1

  “人就像做一粒好种子。”

  据央视报道,11月15日,在湖南长沙唐人万寿园陵墓,袁隆平院士骨灰安葬仪式举行。袁隆平院士灵骨安放仪式现场,袁老遗像背后的巨石上,镌刻着他生前写下的这句话,让不少网友破防。

image.png

  网友纷纷表示:“您的叮嘱,我们永远不会!”“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我好像和他有一面之缘,在课本上,在饭桌上,在人间里。”

  袁老安葬仪式另外一处细节同样看哭了不少人——袁隆平院士的墓盖四周环绕着稻穗装饰,墓盖上方端正地摆放着两只碗,碗上写着:“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

image.png

  据新华社报道,“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1981年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大奖。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 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安葬仪式上这句话让不少人破防2

  消息称,袁隆平院士骨灰今日安葬,武警 官兵走过黄色地毯,手持黑伞护送,群众自发捧白花吊唁。袁隆平安葬仪式上这些细节太戳了:袁隆平墓上放着两碗米,骨灰盒上盖着五星红旗,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隆平安葬仪式上的这句话破防了!送别!国之仁士!缅怀致敬!

image.png

  11月15日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骨灰今日在长沙唐人万寿园陵墓安葬,#袁隆平骨灰盒上盖着五星红旗#。“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隆平院士灵骨安放仪式现场,袁老遗像背后的巨石上,镌刻着他生前写下的这句话不禁让人破防。此外,袁隆平院士的墓盖四周环绕着稻穗装饰,墓盖上方端正地摆放着两只碗。袁老墓前的碗写着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

image.png

  5月22日91岁的袁隆平院士与世长辞,由于事发突然,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这个事。对于袁院士为何时隔近6个月后下葬,10时许,记者与袁院士助手杨先生取得联系。杨先生表示,因袁院士去世后社会国家对他的安葬地都很重视,长沙、江西的家乡等希望袁院士能够归葬到他们那里,经过多方面考察后,最终确认安葬在唐人万寿园。

  网友: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您的叮嘱,我们永远不会忘。我们会做一粒好种子。袁爷爷一路走好。

  袁隆平安葬仪式上这句话让不少人破防3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最喜欢的一句话,现在永远地留在了袁老遗像背后的巨石上,这一刻很多人都自发地感慨这位伟人的离世。

image.png

  有网友感慨没想到已经过去半年了,在这半年里才确立了袁老的.下葬归属,对于他的缅怀是每个感恩之人的思绪。

  他让我们明白了粮食的重要。

  袁院士离世降临半年

  袁隆平院士的一生都致力于“禾下乘凉梦”,在老人家的最后一刻没有留下遗言,仅仅是对杂交水稻的事业念念不忘着,那一天是2021年5月22日,他在湖南长沙离世。

  对于这位老爷爷的怀念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停止过,很多人都不相信时间已经过去那么久了,11月15日,家属还是选择在湖南长沙的唐人万寿园陵墓,袁隆平骨灰安葬仪式举行。

  在安放仪式上,礼宾车缓缓前进,众人捧蜡烛送行,在仪式上除了对老先生的深思怀念,更有近期来的研究成果分享,希望袁隆平院士能够听到这人间的吊念。

  最终选择长沙这城市

  只有挨饿过的人才知道粮食的宝贵,现在的年轻人只能够从影视中窥见当时的场景,在那个年代不说易子而食,温饱解决是一个社会问题。

image.png

  据报道袁隆平的墓前围绕着稻穗装饰,

  墓盖上方端正地摆放着两碗米:

  一碗白米,一碗粳米,只有他切实地为中国人民和国际上提供巨大的帮助,在碗上还写上一句:“愿天下人都能吃上饱饭”。

  这些细节都简单又纯朴地表明了袁老的一生功绩,从今天起,长沙这座城市将承载他的梦想,成为这个城市光辉的回忆。

  民以食为天,他的功绩不容忽视

  在仪式上公布了近期杂交水稻的进展让人欣喜的是,这个梦想已经不远了,从19 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至今,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image.png

  在此之后的1976年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都大幅度的提高,在那个时候袁老已经顶住了很多人的质疑,坚定地完成自己的梦想。

  每一次的水稻增产他都十分关注,甚至于自己出资10万元奖励科研人员,在后来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在2020年成功培育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他不仅仅是在国家内推行,更是远赴周边国家进行指导培育,成功让当地的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袁隆平安葬仪式上这句话让不少人破防】相关文章:

减肥吃什么食物好这四种让你3天瘦10斤12-21

新娘进门仪式12-24

我的这学期总结怎么写12-21

这三大星座值得你深爱12-27

这4个星座最需要改变自己12-27

冬天常喝这4款粥可以美容12-20

女儿出嫁婚礼仪式流程12-24

FPX将为GimGoon举办退役仪式12-27

家中防盗一定要记住这5点12-25

聪明的男人不会娶这7种女人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