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朵朵女性网>法律> 哪些人容易陷入诈骗陷阱

哪些人容易陷入诈骗陷阱

时间:2022-09-23 18:18:14 法律 我要投稿

哪些人容易陷入诈骗陷阱

  哪些人容易陷入诈骗陷阱,生活中不少人都是被骗过钱的,而且说起网络诈骗,不少人都觉得凭我的智商的,想骗我钱?你还差远着呢!下面看看哪些人容易陷入诈骗陷阱。

  哪些人容易陷入诈骗陷阱1

  焦虑的“低信用”人群

  目前,网贷乱象层出不穷,很多犯罪嫌疑人打着“零征信”的旗号,把魔爪伸向征信记录不良的“低信用”群体,利用受害人急于用钱、疏于防范的心理,一环扣一环设置陷阱、骗取钱财。

  ★真人真事★

  @市民王先生

  31岁的王先生在一年前遭遇网贷诈骗。

  诈骗团伙通过一个贷款公司的推销电话,试探了信用记录不良且屡次贷款失败的王先生。随后,这位“贷款专员”指导王先生填写和提供相关贷款资料。其间,这位“贷款专员”以跨省提现费为由多次向王先生索要服务费,王先生最终被骗数千元。

  @网友陆一手

  2020年10月份左右,“陆一手”因家中装修急需用钱,分别在三家网上借款平台共计贷款9100元,约定利息“3分”。借款成功后陆一手才知道是每周还款,因无能力偿还,如今在这三个平台因逾期总欠款50912元。

  ★警方解析★

  诈骗分子之所以能屡屡得逞,是因为能精准定位到目标对象。“低信用”群体往往在各类正规借贷平台或机构无法通过信用审核,大量的潜在需求总量无法通过正规平台或机构得到满足,借贷需求被长期抑制。而这种“供需矛盾”被犯罪团伙利用,他们瞄准“需求端”的迫切借贷心理和信用审核软肋,使得被害人防备心理减弱,更容易被骗。

  但假的总归是假的,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骗子的破绽。

  通常这类诈骗公司有一个共同特点,对外公布的公司名称和实际注册的公司名称往往不一致。它们经常更换办公地点和标识,甚至根本不悬挂公司名称,并且声称长期招聘工作人员,条件优厚却要求不高。所以,在贷款时,但凡对方要求缴纳手续费、保证金、税费等等一系列费用时,不要犹豫,你就是碰到网贷诈骗了!

image.png

  敌不过“老江湖”的

  “小鲜肉”

  “你以为只有爷爷奶奶们会被骗去买高额保健品?那只是你以为。”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新形势下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研究报告(2020年)》显示,从我国受骗用户年龄分布情况看,“90后”已经成为诈骗分子的重点诈骗对象,受骗数量超过其他年龄段人数总和,占比达63.7%。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00后”群体受骗用户数量超过“60后”群体,占比4.3%,进一步反映出诈骗分子正逐步把目标向熟悉互联网但风险防范意识较差的年轻群体转移。

  ★真人真事★

  @网友“小豆蝴蝶”

  今年22岁的“小豆蝴蝶”是个追星族,通过加入粉丝群,了解到“某明星十五周年回馈粉丝给100返300”的反馈活动,按照群主指导,她通过“押金”“激活费”等方式充钱转账,最后被骗数万元。

  @网友“海绵宝宝”

  2月10日,19岁的“海绵宝宝”在某线上平台购买游戏卡,被对方以订单被冻结、银行卡号填写错误为由,多次缴纳解冻费骗走7万元。

  ★警方解析★

  网购、网游、线上交友、线上办公和上课……年轻人在成为网络世界主力军的同时,也成为了电信诈骗新形势下的主要对象。

  新一轮电信诈骗数据显示,“60后”“70后”成为网络诈骗受害者占比最少的人群,而“90后”“00后”成为最易受骗的群体。受骗人群年龄区间主要集中在2130岁,最小的受害人年仅10岁。

  显然,这组数据与一般的.大众认知相悖,大多数人认为中老年人更易受骗。事实上随着经济发展,网络贷款平台出现,年轻人可支配的金钱增多,针对年轻人的犯案量随之升高,个案损失也在增加,与此同时,针对年轻人的诈骗手段也更加丰富。

  警方特别提醒,在防诈骗方面年轻人不要盲目自信,不要将自己置于“与自己无关”的心理暗示下,要多多关注社会新闻,了解诈骗手段、特点,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辨别和自防能力,成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中流砥柱。

  “买买买”的

  大学生们

  近年来,对于消费需求暴增的大学生来说,互联网的高效便捷服务体现在购物、兼职、线上交友、游戏、助学金、考试、各类社会实践等诸多环节,然而,这其中潜在的安全隐患,也让他们成为被电信诈骗的多发人群。

  ★真人真事★

  @大学生晓晓

  大学生晓晓在网上投简历找兼职,一名自称“电信业务员”的男子杨某主动联系晓晓,称其公司推出“39元畅聊卡”急需兼职人员“冲场”,如你能帮他提高业绩,花半个小时办5张卡,就可获劳务费120元。并解释称其内部有人,此卡当月无手续费,月末自己能通过关系把卡注销,于是晓晓联系了14名同学办理了此卡。次月,晓晓去电信公司查询,发现手机卡并没有注销,且产生话费达4.57余万元。

  @大学生小陈

  小陈是某高校大三学生,眼看要毕业了,可是大一时“挂”的几门课还没补过。于是小陈找到一名自称是“黑客”的网友,该网友称能侵入其校园网络,帮助小陈修改成绩。小陈对此人深信不疑,先后给“黑客”汇款2700元。在发现成绩没有变动后,小陈联系该“黑客”,此时“黑客”却早已人间消失。

  ★警方解析★

  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隐患,由于网络诈骗存在成本低、利润高、取证难等特点,很多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对大学生展开网络诈骗。很多大学生在入学之后对新的生活充满好奇,很想早日融入社会,从刚入校开始就有兼职打工自己养活自己的想法,而此时网络成为了最快捷找到兼职的渠道。很多学生也因此容易被犯罪分子抓住弱点,导致其在大学中频频受骗。究其原因,主要有大学生防范意识不高、思想较为单纯、网络需求多样、利益诱惑较多等。

  随着受骗大学生的日益增多,大学生网络受骗显然已成为学校、社会、家庭关注的问题。这不仅仅是法律的问题,有时还涉及道德的问题,大学生网络安全体制的建立需要多方的合力,不仅需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普及大学生的网络防骗知识,更应该鼓励各学科学者研究大学生网络安全防御机制,通过理论指导起到保障防范的效果。

  哪些人容易陷入诈骗陷阱2

  第一种:在校大学生

  关键词:诈骗类型

  网贷诈骗

  兼职诈骗

  刷单诈骗

  上榜理由:

  1、当前,大学生中部分人攀比心理越来越盛,手机要最新款的,球鞋要限量版的,除少数富二代外,大学生消费水平已远远超越其家庭负担能力,于是各种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借贷平台应运而生,通过师兄拉师弟,师姐拉师妹的方式在校园内精准营销,贷款的年化利率可以高达甚至超过100%,于是各种套路贷层出不穷,已发生过多起大学生因校园贷无力偿还而被逼上绝路的案例。

  2、“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双创风潮已深度波及到校园,这些没什么阅历的学生最容易被所谓兼职诈骗、刷单诈骗诱惑。

  第二种:全职家庭妇女

  关键词:诈骗类型

  冒充公检法诈骗

  网络兼职刷单诈骗

  微商传销诈骗

  孩子出事诈骗

  上榜理由:

  1、家庭妇女远离职场,信息来源相对闭塞,缺乏对当前社会上各种陷阱的识别能力。

  2、家庭妇女容易空虚寂寞,需要心理身体上的慰籍,所以容易陷入灵修类、情感类陷阱。

  3、家庭妇女有些不甘于做主妇,希望在不影响做家务带小孩的前提下兼职做一些事,赚点钱补贴家用,微商传销类诈骗简直是为她们量身定做。

image.png

  第三种:公司白领

  关键词:诈骗类型

  机票诈骗

  网贷诈骗

  征婚诈骗

  信用卡诈骗

  上榜理由:

  1、目前电信网络诈骗已占诈骗案件的九成多,公司白领是电信网络的重度用户,与骗子的距离最近,被套路机会最多。

  2、公司白领的主流人群是80、90后,独生子女居多,绝大部分被父母当成掌中宝,除了会读书,生活技能、社会阅历普遍欠缺,自我保护自我防范意识薄弱。

  第四种:个体经营

  关键词:诈骗类型

  支付码诈骗

  网贷诈骗

  集资诈骗

  上榜理由:

  1、小企业主大都从事传统行业,面对“互联网+”的经济转型,他们开始觉得原来从事的行业太低端,还不赚钱,于是,一些专门针对小企业主的转型培训、成功学培训层出不穷,被洗脑后的这些小企业主不但交了巨额学费,甚至企业也在“高人”指点下也被搞垮了。

  2、支付宝、微信钱包这样的移动支付工具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但很多用户对它们的支付功能却并不完全了解。比如在购物付款时,有的需要用户扫商家的二维码,有的则需要商家扫用户二维码,很多人对此“傻傻分不清”。这就让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哪些人容易陷入诈骗陷阱3

  受骗的典型心理

  1、自欺欺人。当业务或好事找上门时,虽然心存疑虑,但是面对利益的诱惑,我们就努力说服自己:这笔生意可赚一大笔,再说怎么看对方也不象骗子......骗子脸上可没写着“我是骗子我怕谁”,结果是骗你没商量。

  2、心存侥幸。我们也许会遇到这种情况,骗子交了定金,我们可能也感觉到对方有花招,但一想定金都到手了还怕什么呀?没想到骗子的骗术更高一筹:双簧局;连环剧;戏中戏轮番上场,到时您就只有“缴枪不杀了”。

  3、贪图小便宜。绝大多数的人上当受骗都是因为有了这种心理而失去了防备上当的。骗子正是抓住了人们这种心理施展招术“请君入瓮”。比如“小钱变大钱”、“银行门口兑外币”、“金元宝便宜卖”、“我投资你受益”等等,最后的结局就是应证一句老话:贪小便宜吃大亏。

  4、自己心术不正,心太黑。天上掉下来一块大馅饼,正好落在了你的口中,你暗自窃喜,以为捡了个大便宜,生怕别人知道了会抢走,赶紧暗自吞下,没想到骗子比你更黑,在馅饼里放了鱼钩。其结果是你自食恶果。

  5、盲目自信,自以为是。自恃才高八斗,机智过人,财大气粗,后台强硬,关系众多,不怕天也不怕地,还怕什么骗子。但是骗子可不管你是谁,也不知道你是“老子天下第一”,一视同仁照骗不误。受骗后你就是有天大的本领也回天泛术,喊破嗓子也找不到“北”。

  6、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面前穷大方。当骗子以美女、娇娃、淑女、白领丽人等形象出现在你面前,你是否感到眼前顿时一亮,被对方的气质、美貌、才气、花言巧语、不幸遭遇、巨大利益等所迷惑,立即变成了一个“英雄”,你要表现出你的英雄行为,要演出一场英雄救美人的千古绝唱;或者要当一回护花使者;或者是要怜香惜玉;或是要除暴安良,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或是一见钟情;反正心甘情愿的大把大把的掏了钱,你绝不会将美女与骗子划上等号,没想到的是美女不领英雄情,温柔一刀没商量。结果是英雄没当成,当了一回狗熊。千古绝唱的英雄行为变成了“千古绝笑的.狗熊行为”。

image.png

  7、过份相信对方。当骗子以朋友、同学、亲戚、同胞、同志、同乡、熟人等面孔出现;或以国家机关、财团老板、部队军人等名义出现时,你自以为十分了解对方或觉得对方可靠,结果是大上其当,受骗后就只有捶心顿足、以头撞地的份了。

  拓展:最容易上当受骗的三种心理赚钱秘笈

  “巨奖”作诱饵:击破贪财心理脆弱的防线

  据阎老师讲,时常看到一些被巨奖骗了的事例见诸报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贪财心理”“暴富心理”这道脆弱的防线,禁不住巨奖诱惑的冲击力,而骗局的设立,就是以这两种心理作为引诱对象。

  “祝女士是一个木业公司的老板,也能上当受骗,对于普通人来说,12万元可能一辈子也赚不到。如此轻松就能获得大奖,对于一般人来说,都会心动。看起来是骗局设得高明,关键是你自身存在的心理弱点,容易被骗子得逞。”如果祝女士不为所动,就不会白白浪费时间、精力和飞机票3000元。阎老师如此分析道。

  一些读者也打进本报称接到此类中了大奖的刮刮卡,刮开后都有中“轿车”“20万元大奖”等巨额大奖。本报一些工作人员也曾收到此类中奖信件,但都不为所动,自然避免了上当受骗。

  “赚得更多”大话:牢牢套住了境况窘迫者

  “现在许多城市有很多“牛皮癣”广告,声称如何让你赚得更多,于是就有人前去应聘,这些骗局针对的就是那些境况窘迫者急于摆脱困境的焦急心理。”阎老师回答了记者“为何牛皮癣高薪招聘总会让人上当”这一问题。

  而从本报所接到的投诉来看,凡是上了“高薪招聘”的当的人,基本上都是外地来石狮打工、目前正为工作发愁及当前经济出现困境的打工者。

  街头上一些骗局,上当受骗的是那些“从众心理特强”的人,他们一旦受了托儿的游说,就会“败”在自己的从众心理下,从而上当受骗。

  不管骗局多么高明,只要克服了自己的以上不良心态,就会对骗局产生“免疫力”。

【哪些人容易陷入诈骗陷阱】相关文章:

养老诈骗陷阱09-23

容易陷入前任阴影的星座05-14

容易对爱情陷入绝望的星座04-06

跳槽时不要陷入这些陷阱04-11

摩羯座会如何陷入暧昧的陷阱09-08

小心陷入心理群体的陷阱09-01

婚恋网站隐藏的诈骗陷阱09-23

初入职场容易陷入的误区07-14

孕妇补钙容易陷入的几个误区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