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朵朵女性网>育儿> 注意溺爱孩子要不得

注意溺爱孩子要不得

时间:2021-03-21 14:18:13 育儿 我要投稿

注意溺爱孩子要不得

  孩子肯定是父母的掌心宝,含在嘴上怕化,捧在手上拍摔,因此很多父母在不知不觉中溺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溺爱不是真正的爱孩子,只会让孩子在人生中走更多的弯路。因此注意溺爱孩子要不得。

注意溺爱孩子要不得

  注意溺爱孩子要不得1

  1、特殊待遇

  有的孩子在家里的位置会高人一等,比如说吃独食,要把好的东西放在自己的面前一个人吃;过生日一定要买大蛋糕,还要送礼物。这样会导致孩子感觉自己很特殊,会非常习惯于高人一等,甚至会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

  2、生活懒散

  很多孩子的饮食起居和学习玩耍完全没有规律,想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还喜欢睡懒觉,不吃饭,白天喜欢到处去玩,晚上也要看电视到深夜。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会缺乏上进心,得过且过,甚至有始无终。、

  3、包办代替

  现在很多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服,甚至五六岁还不做任何的家务事,这就是包办代替的。这样包办下去的孩子,必然会失去勤劳、善良、上进,长久以往会变得更加严重。

  4、大惊小怪

  本来我们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摔跤以后应该是自己爬起来继续玩的。为什么现在的小孩子变得胆小而且喜欢哭了呢?其实这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只要有病痛的时候就表现的惊慌失措,娇惯的最终结果就是孩子不会让父母离开一步,渐渐就造成了孩子的懦弱。

  5、当面袒护

  有时候爸爸要管教孩子,妈妈和奶奶就会出来劝阻,这样的孩子当然会教不好啦!因为他是没有是非观念的,甚至会觉得自己有保护伞,这样不仅会让孩子性格扭曲,还会造成家庭的不和睦。

  家长能够庇护孩子一时,但是庇护不了孩子的一世,家长和孩子都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一方面,孩子要有独立意识和挑战的勇气;另一方面,家长要对孩子有信心,让他能够参与这种生活锻炼和社会竞争。

  注意溺爱孩子要不得2

  过度关怀也是病

  初春的北京,乍暖还寒。在医院采访中,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幕:两岁的儿子感冒了,妈妈抱着来看病,尽管症状很平常,可是后面跟着一大拨“相关人等”,爸爸、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家里的小保姆。弄得医生哭笑不得,明明10分钟的看病时间,为了应付家属左右开弓的“盘问”硬是拖了25分钟。

  儿科专家告诉记者,对下一代的异常关注也是一种病。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祖辈4人、爸爸妈妈父辈2人对独生宝贝1人,“421综合征”形象地概括了这种现代家庭爱儿过甚的情形。

  儿童心理专家李公正教授表示,这样的溺爱不利于孩子独立。孩子受到两代人的“呵护”,在家是“小皇帝”、“小霸王”,可是出门后就表现为六神无主,因为他们再也不知道依靠谁,感到非常无助。

  “关怀强迫、溺爱过度其实也是一种软暴力。”教育学者裴秀芬认为,父母溺爱的抚养方式,剥夺了孩子生活中许多重要的东西。溺爱孩子的家长常担心孩子拿这摸那不卫生,跑东跑西不安全,限制孩子的活动,致使孩子运动游戏的能力差,和同伴玩不到一起,内心因此自卑孤独。

  溺爱的父母还喜欢包揽孩子生活中的大小事务,情愿自己多累点,也不愿意孩子辛苦。这样做一方面让孩子有“只有你们会做,我不会做”的自卑感,另一方面理所当然地认为父母应该为他做一切,不懂得感恩,如果父母或别人做得不如他的意,就会很不满。

  溺爱分两种

  在相关文章中,溺爱分两种——包办型溺爱和放纵型溺爱。

  包办型溺爱中,父母将孩子当成了“自我的延伸”,孩子成了父母的复制品;而在放纵型溺爱中,父母自愿做孩子的“自我的延伸”,他们是孩子的手和脚,心甘情愿地去接受孩子的指挥。放纵型溺爱发展到最后,还会培养出“父母的敌人”。

  “放纵型溺爱会导致孩子心中根本没有其他人。”心理咨询师袁荣玲说,“如果父母不早点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最终也会发现,他们的孩子也是他们的地狱。”并且,放纵型溺爱中长大的孩子,经常伪装得很强大,但实际上他们难逃放纵型溺爱带来的三个常见的恶果。

  依赖,他们先是依赖父母,最终是依赖配偶或自己的孩子。他是配偶和孩子的地狱,因为他只知道提要求,让亲人关注自己,但他们却对亲人的感受视而不见。自卑,他们会发现,一旦离开亲人自己什么都不是,所以会出现严重的自卑心理。但他们自大惯了,不能接受这种自卑,所以会把自卑转嫁到别人身上,并变本加厉地伤害别人。任性,父母的溺爱让他们养成了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主义,这导致他们严重缺乏同情心。“我要,我立即要”,成了他们的习惯。

  两岁是关键期

  幼小的孩子都是自恋的,他们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孩子需要在自我探索中打破这一天然的自恋。这个探索过程主要从2岁开始,他们需要认识社会,寻找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而孩子没走入社会时,父母和亲人就代表了社会。

  做父母的一味溺爱孩子,放纵孩子的一切欲望、要求,就是告诉孩子他的一切欲望都是合理的,社会都该满足的,他的自恋是对的。长此以往,孩子的天然自恋就没有遭遇真正挫折,心中有了这个自我中心的定式,再难走出来。

  有些孩子则是幸运的,他们离开父母后,在幼儿园或是小学经受挫折、坎坷,得到宝贵的人生经验,知道了自己的位置,懂得了自己要去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来适应自己。有些则没有这么幸运,一帆风顺地走下去,自我无限膨胀,但当走到真正的社会中时,以自我为中心遭到毫不手软的打击,社会环境无情地摧毁了他已经固化的自恋的心理定式。这时,他再以一己之力与社会抗衡,面临的就只是灭顶之灾。

  心理专家指出,别人不会溺爱你的孩子,做父母的必须先意识到这一点。孩子在探寻过程中,挫折是必须的体验,也是必然的体验。“在0—2岁时,怎么满足孩子的需要都不会犯大的`错误,但从两岁开始,做父母的必须一方面尊重孩子的探索,一方面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让他意识到,世界并非是围绕着他而转,其他人是和他一样重要的人。他要自爱,但同时要爱人。”

  溺爱不能算真爱

  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对宠物的爱有一致性,可以说是一种父性或母性的本能。它不需要努力,不需要经过意志抉择,并且对心灵的成长毫无帮助,所以不能算是真爱。虽然溺爱也能帮助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但要养育健康而心智成熟的子女,还需要更多的东西。

  派克描述说,这些“更多的东西”就是:爱不光是给予,它是合理的给和合理的不给;是合理的赞美和合理的批评;它是合理的争执、对立、鼓励、敦促、安慰。所谓合理,是一种判断,不能只凭直觉,必须经过思考和有时不怎么愉快的取舍决定。

  这样做的人经常会处于一种两难的困境当中,一方面要尊重所爱的人在生活和人格上的独立,一方面又要适时提供爱的引导。这种真爱复杂而艰巨,需要认真思考,需要不断创新。相反,溺爱不管看起来是多么富有牺牲精神,也是懒惰的、缺乏思考、陈旧、僵化的,而且是一成不变的。最懒惰的就是放纵型的溺爱,因为这样做的父母居然放弃了思考,而让没有控制能力的孩子去发号施令。

【注意溺爱孩子要不得】相关文章:

如何改正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01-22

如何改掉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01-13

让孩子学钢琴前需要注意的事项01-22

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什么办法01-22

怎么改掉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01-22

教孩子学叫爸爸妈妈要注意什么01-16

怎样解决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01-15

怎样才能改变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方法01-22

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该如何治01-14

如何引导一年级的孩子,上课注意力集中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