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朵朵女性网>育儿> 家长在幼小衔接方面起到的作用

家长在幼小衔接方面起到的作用

时间:2022-05-31 16:37:28 育儿 我要投稿

家长在幼小衔接方面起到的作用

  家长在幼小衔接方面起到的作用,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幼小衔接是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教育宝宝需要家长对于幼儿入学前做好全面的准备。以下分享家长在幼小衔接方面起到的作用。

  家长在幼小衔接方面起到的作用1

  幼小衔接中家长的角色定位如下

  家长是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者

  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和教育条件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幼儿园已适应的以游戏为主的活动形式变为以学校课堂学习为主的活动形式。幼儿由凡事依赖老师和父母逐渐过渡到很多事情要独立完成。因此需要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服务意识,逐步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学会自己照料自己。

  在这一变化中,家长应做好孩子生活能力培养的工作,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穿脱衣服、刷牙洗脸洗澡、整理自己的房间并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遇到困难会寻求帮助等。

  家长是孩子兴趣的激发者

  有的家长在孩子上小学之前让孩子做数学题、认字、背诗,不顾孩子能否接受,一味给孩子灌输,以为给孩子灌输的越多上小学后就会学得更好,使孩子的兴趣在填鸭式的教学中消失殆尽。

  其实孩子在入学之前认识了多少字并不重要,但强迫孩子学习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从而不愿意学习。因此,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孩子有着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周围的事物都抱着刨根问底的钻研态度,作为家长就要热情地对待孩子的提问,引导孩子去认识、去探索。

image.png

  家长是孩子注意力培养的领入者

  孩子在幼儿期的注意处于逐步发展时期,大班幼儿有意注意的保持时间只通常只有7~15分钟,而小学一节课时间有40分钟。所以很多孩子上小学后首先觉得上课时间太长,注意力会不集中,孩子会感到非常疲劳不适应。因此家长在孩子进入小学前要有意识地配合园所对孩子进行训练,延长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

  比如,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之前提出和故事相应的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听,或让他们要复述整个故事,这样就加强了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

  家长是孩子不良习惯的纠正者

  孩子身上往往都有一些不良习惯,这些小的习惯如果不去制止就会给小学学习和生活带来困扰。尤其是一些生活习惯会随着成长慢慢固定,这就需要家长要做一个有心人,注意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发现有不良习惯就要马上制止,并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

  幼小衔接是孩子进入学习期的关键转折阶段,所以,作为家长除了以上四个方面的角色外,家长还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营养学家”“心理咨询家”“社会交往表率” 等多种角色。家长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幼儿园共同努力,才能使孩子顺利渡过幼小衔接的关键期。

  家长在幼小衔接方面起到的作用2

  例析家长在幼小衔接中的作用

  案例1:小学开学一个多月了,6岁多的明明却一直在“贪恋“幼儿园的生活:上课都是唱歌、跳舞、画画、做手工,回家也是玩,或者看看动画片。上了小学每天白天要6节课,晚上还有一大堆作业,爸爸妈妈每天都要问:“今天学了什么?”这令明明十分“郁闷”。

  案例2:玲玲是二年级的小学生,提起自己一年级第一天正式上学,她还记忆犹新那天一气上了6节课,晚上回家疲惫不堪。爸妈又心疼又担心——一天6节课刚上一年级的新生能吃得消吗?

  以上情况在一年级新生身上时有发生,屡见不鲜,再比如通过了解,孩子对小学生活不适应还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做事拖拉、丢三拉四,有的孩子一天都在找自己的学习用具;有的孩子早晨上学忘记带作业,更有甚者忘记带书包。

  二、语言表达能力差。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不同。老师与家长接触太少。有好多事情需要以孩子为媒介,相互转达。但老师布置的事情一周过了,家长还没做。原因是孩子根本没有把老师的意思转达给父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三、规则意识任务意识差。上课“坐不住”,不专心听讲,注意力分散,爱搞小动作。有的上课铃声响了才想起上厕所。老师布置的作业经常不知是怎么回事,回家后让父母打电话咨询,有的不能及时完成 作业或忘记完成等。

  四、有的表现出精神紧张、过度疲劳、身体不适、睡眠不足、心理压力大等。这些 不适导致孩子很长时间才能跟上小学的学习、生活节奏、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

  我们分析一下导致以上现象的原因:

  一、学习与生活环境的变化。在幼儿园,活动室布置得五彩缤纷,桌椅可以移动,游戏材料丰富多样,有各种活动区、各类图书、玩具,可供儿童自主游戏、观察、娱乐,活动的空间较大。

  而在小学,教室布置比较单调,密密麻麻地排满了桌椅,几乎没有活动的空间。幼儿期的自由、活泼、自主的学习环境转换成学科学习、有作业、受教师支配的学习环境。导致了案例一中孩子留恋幼儿园的生活对小学生活不适。

  二、教师角色的转换。在幼儿园,教师像母亲一样照顾幼儿的饮食、睡眠、冷暖、卫生等,可以说非常周到,幼儿园有什么事情、需要什么家长一看通知就知道了,不需要孩子费力气,所以孩子对于应该属于自己的事情无动于衷,不放在心上,事事依赖家长,导致孩子做事拖拉、丢三落四。

  在小学,教师主要 精力放在课堂教学、批改作业和班级管理上。与家长接触的少,有些事需要孩子来转达。因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及任务意识差,经常不能很好的传达老师的要求。

  三、同伴关系的改变。儿童进入小学,在幼儿园里熟悉的小伙伴很少有机会在同一个班级,他们得面对陌生的新伙伴。因不能尽快熟悉伙伴感到孤独、产生不适。

  四、行为规范的新要求。幼儿园以游戏作为基本活动,孩子们可以自由活泼、轻松愉快地学习和生活。而在小学,基本的学习和活动形式是上课。对儿童的学习行为和日常生活行为有了新的规范性要求。比如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地听讲,思维要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作业要按时完成,日常生活要自理等等.

  五、对儿童的学习期望的变化。在幼儿园,孩子也要学习,但对他们的学业知识与技能还没有严格的任务要求。进入小学以后,学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是他们必须完成的,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的学习量大幅度增加,教师和家长又往往以学生学科成绩的优劣来评价,致使孩子心理负担重。

  六、作息时间的变化。对一年级新生来说,上午要上3到4节课,下午要上2到3节课,而且每节课都要求孩子要规范,特别是早晨不得迟到,要提早到校。而上午放学到下午开学这一阶段的时间也比较短。在幼儿园孩子午睡可能睡2小时,现在要睡1小时或是没有午睡时间。使孩子的生物钟发生混乱,此外,孩子还没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导致案例2中孩子一天下来疲惫不堪。

  针对以上的问题,作为家长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在上小学时少走弯路、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泥?

  一、物质上的准备家长应为幼儿设置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将幼儿房间的玩具慢慢收起来,置办写字台、书架、台灯、买好铅笔、橡皮擦、尺子、书包等学习用品等,给幼儿创设一个学习的环境。

  二、 家长的密切配合起先,对于幼儿园布置的任务,家长应积极配合完成,应该协助教师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生活自理能力及习惯上的培养。

  (1)整理书包:家长为孩子准备一个合适的书包,以放开自己的物品为标准,在家及来到幼儿园, 交给孩子自己保管、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回到家完成作业后,家长应督促孩子自己整理好,不是帮忙。早晨来园前,只提醒孩子带全自己的物品。自己背书包来到幼儿园,自己交作业。如果发现不完全,会采取应订措施。

  强制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减少出上小学时丢三落四的现象,逐渐学会管理自己,进入小学后就能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

  (2)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洗刷。让孩子承担适当的家务:擦桌子、整理图书、扫地、洗碗、倒垃圾等力所能及的事。

  (3)培养孩子自己记作业的能力:为孩子准备一个记作业的小本子。放在书包内每天携带。回到家家长对照记录做业,语言上督促完成,(不是陪同完成)而且语言不宜过多,比如:做作业吧、做完了么?

image.png

  (4)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找个合适的时间,送给孩子一个漂亮的钟表,孩子高兴的同时,坐下来跟孩子认真地讨论,钟表有什么用处?告诉孩子钟表的另一个作用:定时。认真告诉孩子,从今天开始,你要定时作息:将起床时间定为,休息时间定到晚上8:30。适当调整午睡时间,不到万不得已,不给孩子请假。

  (5)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的习惯很重要与所有的孩子一样,刚上一年级时,孩子做事慢,效率低,注意力不集中。一开始,我们可督促孩子读书,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我们还给孩子记录时间,看孩子一分钟内能做多少事情。

  让孩子明白:只要能充分利用时间,一分钟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此外,刚开始,家长可以在一旁督促孩子学习,不过千万不能让孩子养成依赖家长的习惯。过一段时间后,家长应该适当放手,改成鼓励孩子自己去想办法完成学习任务,教孩子相关学习的技巧。如果孩子完成任务,就算刚开始做得并不是太好,也要对孩子加以肯定,鼓励孩子独立学习。

  四、培养幼儿与人交往能力鼓励孩子与同伴玩耍,如在游乐场所遇到了不熟悉的同龄人更要鼓励孩子主动打招呼,表示自己的友好。孩子遇到事情自己处理,家长不要插言。因为孩子进入小学,这些可能是难免的。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学会自制、谦让、礼貌待人。当遇到与小伙伴发生争执时要主动表示友好,当遇到玩具不多时不争不抢。

  五、激发孩子上校学的欲望

  (一)家长不要给孩子施压。类似“上学了就是大孩子了,要好好学习,要像个小学生,要每天主动按时完成作业,不要让妈妈整天催你,上课时要坐得端端正正,要认真听老师讲课,千万不能贪玩,再贪玩如果影响了你的学习,成绩不好,妈妈就不喜欢你了……”等等的话家长千万不能给孩子早早灌输。

  (二)语言上,多给孩子讲一些上小学很愉快的事情,做好开学前的“思想灌输”。这个阶段,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到学校周边去走一走,给孩子讲解学校的设施、教学楼、操场等并想象一下自己再那里生活的场面,提前熟悉环境,让孩子有个努力的具体目标。

  另外,在平时的交流中,多向孩子渗透一些小学的知识和内容,让孩子提前对小学生活有所了解。总之,只要家长做好以上的工作,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能够开心、愉快地面对小学生活。

  家长在幼小衔接方面起到的作用3

  对家长来说,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并进行训练。幼儿园依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教学活动一般都不长,小班15分钟,中班20分钟,大班最多30分钟,可是到了小学就不一样了,一般40分钟一节课,课间休息的时间也很有限,从小就要培养孩子注意力集中,在40分钟的时间里专心听老师讲课,让孩子的有效听课时间延长。

  在幼儿园培养注意力有一些小小的要求,老师会规定在一分钟的时间内,请孩子做完布置的任务,但要求一定要具体,不能说丢给孩子就不理孩子了,有些家长就会你玩你的,我玩我的,家长还是要有意识的给孩子一些要求,比如: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书,你看十分钟,我看十分钟,一起看,但一定要要求在这十分钟内专心看。

  到第二天,可以玩玩其他游戏,比如益智类的游戏,爸爸陪着孩子玩棋,但要提前说清楚,今天我们要玩12分钟,到12分钟后才能起来,慢慢的孩子在十二分钟里注意力就会很集中,再慢慢延长时间,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越来越好。

  生活自理能力:在幼儿园老师会做相应的要求,而部分家长包办代替的问题还是很严重,举个生活中看到的例子,比如放学时家长会带东西给孩子吃,连葡萄皮都给剥好了,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做,不要什么事都帮孩子做得妥妥贴贴的;还有一些小学生家长,放学后就将孩子所有的东西都接到手里。

  接下来就是习惯的培养,曾经带过一个孩子,妈妈有意识的提醒老师让孩子在幼儿园多做事,什么都安排给孩子做,做苦力都行,这个孩子特别喜欢整理书籍,孩子的任务就是每天去整理书,有掉的、没整理好的,都要去整理,孩子从小班一直坚持到了大班。

  到了小学一年级,孩子书包里的书从来没有落过,而且根据课程表把书从里至外摆放,东西也没有落过;这个例子里孩子的良好表现,得益于从小就培养起了整理书籍的习惯。

  规则意识:到幼儿园后都会有一定的规则,比如排队上卫生间,怎样排队洗手,这些都是规则,玩游戏的时候也要遵守规则,排队啊,不推不挤等等,这样孩子到了小学和社会后,都会遵守规则,有规则意识的孩子,条理性会更强。

  交往能力的培养,是语言和社交能力的二者合一,从小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有些孩子在幼儿园时遇到问题不会表达也不会去说,和小朋友起冲突时就等待老师来解决。

image.png

  而作为一个有智慧的老师,会等一等看一看这两位孩子是如何解决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因为孩子开始交流,孩子的语言就能得到发展,但如果老师直接介入,会断送了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孩子和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要先等一等看一看,看孩子是怎样解决的。

  计划性和坚持性:在幼儿园来讲就是孩子要有序的做很多事情,老师先去问,今天我们做什么,而孩子要会说,今天我们要做些什么,要有条理和清晰,然后老师和家长就会帮孩子去分析和计划,哪些是重要的事情先做,再慢慢做不太重要的事情,让孩子明白重要与不重要之间的差异,等同于小学生回家做作业,哪些先做;还有就是坚持性,坚持很重要。

  阅读,是一种学习能力的体现,任何学习方法都是通过阅读来体现的,幼儿园一般都是通过故事、儿歌,让孩子了解语境,懂得如何完整的说一句话,怎样去表达自己的想法。阅读习惯的培养,应提倡孩子自主阅读,并且阅读后,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出来,在小班时建议亲子陪读,每天要坚持;

  每届小班新生家长会时都会提醒家长,要每天陪孩子读十分钟甚至半小时的书,孩子慢慢就会养成阅读的习惯,而不是逼近孩子去读,是孩子自愿去读;还有就是带孩子经常去读书的地方,比如图书馆,或是书店,定期去看书,有计划并且有周期性,一个月要去几次,也助于养成爱看书的习惯,从开始的陪伴到最后的自主阅读,就会学习到书中很多的知识点。

【家长在幼小衔接方面起到的作用】相关文章: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05-30

大班幼小衔接的重要性05-30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05-30

蜂蜜跟什么洗脸可以起到美白的作用05-14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简短概括05-30

每天晚上跳绳能够起到减肥的功效吗05-27

亚麻籽油的作用与副作用05-25

丹参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05-24

新的客户关系衔接方式05-17

杭白菊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