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朵朵女性网>生活> 不正当竞争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

时间:2022-05-24 17:09:50 生活 我要投稿

不正当竞争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如今市场是非常的混乱的,有很多的非正当的行为,很多以广告等方式进行的虚假宣传,以不法手段刺探他人的商业秘密,这些都属于不正当的行为,以下分享不正当竞争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1

  不正当竞争行为有:

  1.采用假冒或仿冒等混淆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的行为;

  2.商业贿赂行为;

  3.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4.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5.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

  6.附条件交易行为;

  7.违反规定的有奖销售行为;

  8.损害竞争对手信誉的行为;

  9.投标招标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10.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强制交易的行为;

  11.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

image.png

  法律依据:

  《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6条 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

  (一)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

  (二)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

  (三)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等;

  (四)其他足以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混淆行为。

  第7条 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下列单位或者个人,以谋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

  (一)交易相对方的工作人员;

  (二)受交易相对方委托办理相关事务的单位或者个人;

  (三)利用职权或者影响力影响交易的单位或者个人。

  经营者在交易活动中,可以以明示方式向交易相对方支付折扣,或者向中间人支付佣金。经营者向交易相对方支付折扣、向中间人支付佣金的,应当如实入账。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也应当如实入账。

  经营者的工作人员进行贿赂的,应当认定为经营者的行为;但是,经营者有证据证明该工作人员的行为与为经营者谋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无关的除外。

  不正当竞争行为2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属于这类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有:

  (1)假冒他人注册商标。

  (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4)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2.商业贿赂行为

  商业贿赂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为争取交易机会,特别是为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市场优势,通过秘密给付财物或者其他报偿等不正当手段收买客户的负责人、雇员、合伙人、代理人和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等能够影响市场交易的有关人员的行为。

image.png

  3.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宣传的行为。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既包括虚假宣传,也包括引人误解的宣传两种类型。

  4.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经营者侵犯商业秘密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经营者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经营者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经营者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通知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4)第三人在明知或应知商业秘密是经营者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并加以不法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的情况下,仍然去获取、使用或者披露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不正当竞争行为3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下列15项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1)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4)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称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5)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

  (6)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限制本地产品的流出或外地产品的流入;

  (7)经营者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

  (8)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这是一个传统的表达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定义。

image.png

  正确理解什么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关键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

  《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规定,“本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按照这一规定,只要是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就是经营者。

  对经营者的理解,不能限于领有营业执照的单位和个人,也不理解为单位内部的业务人员。只要是从事商品(包括服务)交易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不论单位的性质如何,不论是长期从事商品交易还是一次性从事商品交易,也不论是否领有营业执照,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上都是经营者。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是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行为。

  在市场交易活动中,违反公平竞争原则,具有不正当竞争性质的行为有很多,《反不正当竞争法》颁布时由于受到种种局限,并未将所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都纳入该法规范,该法只规定了11条不正当竞争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相关文章:

儿童行为倒退阶段05-19

vivo被指不正当竞争,腾讯应用宝发起诉讼05-19

表扬孩子的好行为05-11

男人怕女人什么行为05-12

腾讯起诉vivo不正当竞争:限制用户下载使用应用宝05-19

女生哪些行为在试探你05-14

员工行为素养包括哪些05-20

动物有哪些奇怪的行为05-22

出现自残行为是几度抑郁05-16

父母最好的教育是行为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