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朵朵女性网>生活> 蛇的生理特征

蛇的生理特征

时间:2022-01-01 10:04:42 生活 我要投稿

蛇的生理特征

  蛇的生理特征,在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对于蛇都是比较害怕的,而且大部分的蛇都是有毒的,危害我们的生命,小编为大家整理好了蛇的生理特征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蛇的生理特征1

  ⒈ 、蛇类的眼睛炯炯有神,是不是视力特别不好?

  蛇类的眼睛看似明亮有神,但是实力却很弱,是个十足的“近视眼”。这是因为蛇的双眼着生于头的两侧,能够达到的可调节视野重叠范围是极其有限的。所以,蛇的视力很差,几乎1米以外的物体很难看见。再者,蛇的眼后没有视凹,直接导致是绝不敏锐,尤其对静止的物体更是视而不见。它只能辨认距离很近的活动物体,这就是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饲养的大部分毒蛇不吃已死食物的主要原因。

  另外,蛇的眼睛与其他脊柱动物相比,其构造是比较特别的。蛇类没有眼睑,眼球不能转动。蛇的眼睛没有角膜,其角膜是由一快固定的、透明的环状鳞片保护起来的。这块杯状护眼鳞片,一起更新。因此,它的眼睛不能闭合,就是睡觉或死了也是给人一种睁着眼的感觉。

  蛇类视力最弱的时候,还表现在蜕皮前期。它的皮肤达到一定程度和时期就要更新蜕皮,其表皮会在几天内变成粗糙感的乳白色。这时候的蛇几乎完全变成了瞎子,直到表皮完全蜕去,蛇才恢复了原来那点可怜的“弱视力”。

  ⒉ 、蛇类的听觉怎样?

  蛇类的听觉如同视力一样,也是不尽“蛇”意的。蛇没有外耳,只有中耳和内耳。其中耳没有鼓膜、鼓室和耳咽管,不能接受空气传导来的声波。可是,在正常的情况下,帮蛇传递振动波的耳柱骨却依然存在,且十分灵敏,只是其外端不与骨膜相连,而是与悬附在下颌的方骨相连接。正因为蛇具有了这一特殊功能和系统,就不能被看成是“聋子”了。它虽然听不到通过空气传导来的声音,但稍有一丝振动就被耳柱骨传递到内耳,它的大脑就能接受经由听觉神经传来的信息,即对从地面传来的振动特别敏感,所以人或动物在地上行走时或用棍棒敲打地面的声音,就能把蛇驱赶走,这就是“打草惊蛇”的由来和道理。

  ⒊、 蛇类的嗅觉灵敏吗?

  蛇类的嗅觉器官,亦称为嗅觉感受器或锄鼻器。

  蛇类虽然有点眼钝耳聋,但它的嗅觉器官却非常发达,已经转化为灵敏的化学感受器,靠其来寻找食物和逃避敌害,照样可以生存的很好。这是因为蛇有细长、尖端分叉的舌(又称为“信子”),特别是在它爬行的时候,舌头吞吐的更快,样子令人恐惧,故有人误认为这就是蛇的有毒器官,其实它并没有毒。蛇舌经常伸出口腔外,并不起味觉作用,但能接受环境中的化学分子,再把它送入锄鼻器中,然后产生出嗅觉来。蛇将舌伸出口外,无须把口张开,因为在蛇嘴的吻端有一缺孔,舌头通过缺孔伸出口外不停地探索和摆动。蛇的舌头尖上有丰富的黏液和许多敏感物质,起触觉和味觉的双重作用。

image.png

  ⒋ 、蛇类无足,为什么能爬行自如?

  蛇类虽然不是唯一的无足动物,但无疑却是无足爬行动物中最出色的种类。蛇无足,行动却那么自如、快速、敏捷,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蛇的整个身体都是运动器官,别看蛇的身体很长,但很灵活。因蛇的脊椎骨很多,约有100~500块,且短而宽,每个脊椎骨都与肌肉和鳞片相连,并且相邻的脊椎骨可相对上下弯曲28度,左右摆动50度,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蛇独特的缠绕功能。再者,蛇脊柱两侧各有一组肌肉,一侧收缩时,另一侧舒张,这种一张一弛的波浪式运动能从头至尾在身体两侧及相反位置传递过去。如果这种波浪式运动在传递过程中没有遇到阻碍物,这些肌肉活动所形成的弯曲就会毫无阻力地通过全身;但如果地面凹凸不平或坎坷狭窄,蛇的弯曲运动就会受到干扰,并在每一处身体接触点产生压力,这种压力便是蛇向前运动的推动力。若在光滑的玻璃板上或地板砖上,蛇就不那么爬行自如了。另外,蛇的脊椎骨在活动时也会受到一定角度的限制,这使它转折和掉头都会受到影响,爬行速度自然慢了许多。

  蛇类的爬行速度是许多人比较关心的问题,大多数蛇类的最快爬行速度是1.5千米/小时,有几种速度较快的蛇,约6千米/小时,与人类步行的速度差不多。爬行动物较快的蛇非乌梢蛇莫属,爬行较慢的有蝮蛇、赤链蛇。

  ⒌、 蛇类的“颊窝”为何又叫“热感受器”?

  蝰科蝮亚科的蛇,如蝮蛇、尖吻蝮等,有一种特别灵敏的器官,叫做“热感受器”、亦称“颊窝”。这些蛇的“颊窝”,位于蛇的鼻孔两侧和眼之间,一般深约5毫米,样子像只漏头,开口斜向前方,它比鼻孔凹陷略大,有一层薄膜将它分为里外两部分,外面由一个小孔与空气接触。薄膜上布满游离神经末梢,对热射线(红外线)有非常敏锐的感受,能辨别来自辐射面小于0.1~0.3摄式度的温差变化,并且能准确地确定方位,即便是在完全黑暗的地方或夜间,也能做出像白天一样的准确冲击。这种独特结构,在夏秋两季凉爽的晚间更显优越性,因此时猎物与周围环境的`温差更大。

  颊窝不仅有助于蛇类觅食和躲避天敌,而且更有利于雄蛇求偶,找寻同种雌蛇交-配,亦起着重要作用。具有颊窝的毒蛇有扑明火的习性,所以夜间明火照明在野外行走或捕蛇应特别小心,以免被它咬伤。

  蛇的生理特征2

  1、耳聋眼钝

  蛇没有外耳,事实上是个聋子,然而蛇能感受到来自地面的低频率振动。蛇的眼球和眼睑都不会活动,除少数树栖种类外,大多数蛇视力很弱。

  2、化学感受器

  蛇的嗅觉和温觉器官非常发达,已经特化为灵敏的化学感受器,靠它们来寻找食物和逃避敌害,照样生活得很好。

image.png

  3、无足而行

  蛇类虽然不是惟一的无足动物,但无疑是无足爬行最出色的种类。蛇类动物脊椎骨很多,且短而宽,每个椎骨都有肌肉与鳞片相连,鳞片摆动就能推动蛇体运动。它们就是靠着鳞片摆动、皮肤与地面的磨擦力以及地面上的异物和突起等灵活自如地运动。若在光滑的玻璃板上,蛇就寸步难行了。

  4、唾液毒化有毒动物种类很多

  大多数都有专用于自卫和攻击的毒器,如蝎类和蜂类动物,既有毒腺又有毒针。但蛇类动物却与众不同,它们唾液腺特化为毒腺,既为防卫、攻击的毒器,又兼有消化功能。唾液腺管特化为毒腺管,开口于毒牙。从进化角度看,所有无毒蛇的唾液也具有有限的毒量,向着有毒的趋势发展是必然的。

  蛇的生理特征3

  蛇的特征

  蛇身体细长,民间才有称其“长虫、大虫”的叫法。蛇的体表被颜色各异的鳞片包裹着,像盔甲一样覆盖全身,不同种类的蛇有其不同的形体特征,因此蛇的体形大小相差十分悬殊,其体重亦是如此。如号称“蛇中之王”的王锦蛇,成蛇体长接近3米,体重能达到20多斤;而有蛇中“人参”之誉的各种水蛇体长超过1米、体重达到1斤的却不常见,但它们的生长周期基本是完全一致的,但长势却是较慢的,给人一种“天壤之别”的感觉。

  蛇的形体可分为头、颈(一般不明显)、躯干和尾四部分。蛇腹面的泄殖肛腔是躯干和尾的分界处。蛇的四肢完全退化,主要依靠肋骨和腹鳞的活动完成牵引,又靠宽大的腹鳞来完成顺畅的爬行或自如的盘卷。蛇的头呈椭圆形和三角形两种。绝大部分无毒蛇的头呈椭圆形,而大部分有毒蛇的头为三角形。那蛇的雌雄如何区分呢?在这里,养蛇女人教大家一个正确区分雌雄蛇的“笨”方法,抓蛇后首先看其肛门,发现肛门后一下子变细的是雌蛇,肛门后2-3公分逐渐变细的是雄蛇,这是雄蛇肛门后藏纳这一对蛇鞭,即“交接器”。此法虽“笨”却十分准确,简单可行,明显优于使用性别探针(各地宠物店有售)的识别操作,最大的好处是对蛇没有丝毫的损害。此法用于青年蛇和成蛇较为准确,幼蛇往往不需要区分雌雄,只要吃食正常、长势良好就行了。

  蛇的头部是其中枢神经的集中地和指挥部,也是蛇的感觉器官最多的部位。蛇的一双眼睛又圆又亮,看似炯炯有神,实则视力较弱是个十足的“近视眼”,对1米以外的物体或近距离的静止物体很难看到,只能辨别正在移动的物体,并且眼皮(即眼睑)不能像其它动物一样可以上下活动,睁闭自如,它只有一层固定的透明薄膜,就像钟表的外罩一样。所以,蛇的眼睛永远是睁着的,就是睡觉或死后都是如此。蛇眼睑透明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蜕皮间隔的次数,蛇在蜕皮前眼睛透明的角质膜变成灰白色或蓝白色,即爬友俗称的“蒙眼”,此时蛇的眼睛即混浊又看不清外界的物体,遇到它认为的骚扰时亦有反应,但就像瞎子一般乱撞。健康的蛇正常蜕皮从头部开始,一旦褪去混浊发白的角质膜后,其眼睛立刻又明亮如初了。蛇的眼球呈圆形,瞳孔有圆形和裂孔形两种。有毒蛇及夜行蛇的眼睛大都为裂孔形瞳孔,如无毒蛇中的王锦蛇等;无毒蛇及白天活动的蛇多为圆形瞳孔,如乌梢蛇、赤峰锦蛇和黑眉锦蛇等。

image.png

  蛇既是瞎子又是聋子,这是因为它没有外耳,故听不到周围传来的声音,但它有发达的听骨和内耳,能十分敏捷地接受地面震动传来的声波刺激。所以,民间有“打草可以惊蛇”的说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蛇的嗅觉十分发达,蛇要实现它的嗅觉功能,必须借助于舌头,蛇的舌头又叫“蛇信子”,细长而有分叉,并且总是在不停的伸吐着,特别是在爬行的时候,舌头更是吞吐地流畅欢快,样子既可爱又令人惧怕,常被人误认为是有毒器官,其实蛇的舌头并没有毒,蛇不用张嘴就可以吐舌,主要起触觉和味觉的双重作用。蛇的舌头可谓五颜六色,常见的有肉粉色、鲜红色、黑色、褐色等等,与蛇对照依次排列为乌梢蛇、王锦蛇幼蛇、赤峰锦蛇、水蛇等等。

【蛇的生理特征】相关文章:

蛇的生理结构12-31

蛇的特征有哪些12-31

一岁宝宝的生理特征12-31

学龄前期生理与心理发育特征12-30

4到5岁儿童生理特征是什么12-28

蛇的最佳属相12-30

蛇的文化内涵12-31

蛇的特性介绍12-31

猪克蛇还是蛇克猪12-27

猪克蛇还是蛇克猪呢12-27